众人这才明白诸葛亮的想法竟与杨清不谋而合,念及自身思虑不全,皆向杨清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杨清之所以做下魏军极有可能主动来犯的判断,除了对当前形势的把握之外,更依赖于对前世历史的熟悉,若非如此,他焉能跟上诸葛亮的节奏?
上一世季汉连续发动两次北伐之后,曹魏君臣耻于受辱于小国,便在建兴八年秋分兵三路来袭。三路大军合计兵马十多万,声势极其浩大。
尽管因为曹真率领的中路主力因为突遇大雨被困于子午道内,以致于魏军此次进犯虎头蛇尾,但对当时的诸葛亮等人来说仍然压力甚大,不得不举倾国之力应对。
这一世季汉两次北伐的战果更为盛大,故而杨清估计曹魏明年主动兴兵来犯的几率当在八成之上,所以自己等人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过后,诸葛亮继续对杨清问道:“明之,依汝之见我大汉应该如何防御魏军的进犯?”
“丞相、诸公,要应对魏军的进犯,首先需要弄清楚魏军犯境的目标和进兵方向,如此才能有的放矢,防守起来事半功倍。
清以为魏军来犯必然是起倾国之力,兵马不会少于十万,而其目的首先是要收复雍凉失地,其次则是攻取汉中与我汉军主力决战,最后若是形势有利他们定会图谋一战灭掉我大汉。
是以魏军极有可能会兵分三路,一路西进犯我雍凉二州,一路从关中南下直攻汉中,最后一路则是荆州魏军溯汉水而上,从东面攻汉中之侧翼。”杨清分析道。
马谡点了点头,说道:“不错,魏军犯境无外乎西攻雍凉、南取汉中这两条路,明之分析得极其透彻。”
“幼常过誉了,清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杨清拱手谦虚了一句,继续说道:“知晓了魏军的进兵方向,那么我军应对起来就容易多了。
西路魏军自是由我雍州兵马首当其冲,凭借武功、郿城、陈仓、汧城四座坚城,层层阻击、节节抵抗,应该可以自保无虞。”
微微一顿,又朝身旁的魏延拱了拱手:“再加上还有文长将军的凉州兵马作为后援,雍凉二州当无危险。”
众人闻言不住点头,均想雍凉二州精兵合计不下四万,再加上杨清、关兴、魏延三人俱是当世名将,纵然来犯魏军的兵力胜过他们一倍,二州也有一战之力。
更何况还有数万羌胡兵马可以征召,尽管危难之际彼辈对汉室的忠诚不能完全放心,但总归算是一股不小的助力,魏军想啃下这块硬骨头非得花大力气不可。
杨清接着说道:“至于进犯汉中的敌军,应对起来也无大的问题。眼下傥骆道北口武功、褒斜道北口郿城、陈仓道北口陈仓俱在我们手中,魏军攻打汉中惟有子午道、东汉水两个方向,是以我汉中王师主力可侧重于东面,凭借险要地形和关隘抵挡。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咱们从汉中出师北伐粮草转运多有受限,但老子曾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世间万事万物皆是阴阳轮转、祸福替换的,魏军南攻汉中自然也要被崎岖难走的蜀道所制约。
因此只要我军加强兴势山、黄金水、上庸等关隘的防守,定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清以为可在城固、沔阳两县择一险要筑城修寨,作为第二道防线,以策万全,防止出现不可预料的意外。
丞相、诸君,以上就是清对防守方略的一点愚见,浅薄得很,还望公等莫要取笑啊。”
“兄长的防守方略不仅鞭辟入里,而且全面细致,如果这都叫愚见,世上就没有精妙绝伦的计策了。兄长,你实在是过于谦虚了。”关兴笑着恭维道。
杨仪也称赞道:“是啊明之,汝这番应对方略把魏贼算得死死的,足以称得上是上上之策,比某些顾头不顾尾的方略强太多了。”说罢,朝斜对面的魏延轻蔑一笑。
魏延知道杨仪这是在嘲讽自己只知道向前进攻却忘记了防守后路,心下虽然火冒三丈,但碍于刚才诸葛亮所言和杨清的面子,终是忍住了发作回去的念头。
杨清摆手谦道:“威公谬赞,其实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深入魏国腹地也是一记防守的妙招,只守不攻被动挨打并非最高明的防守策略,有攻有守、攻守兼备方为上计。”
“嗯,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明之这番话可谓是道尽了兵家至理,”诸葛亮颔首赞道。
他最初发动北伐的时候不仅想要攻取陇右为兴复汉室打开局面,其实心中还存了几分以攻代守的目的,若是北伐未能取得什么大的战果,用主动的出击阻止曹魏大举进犯也是可以接受的。是以诸葛亮对杨清刚才所言极为赞同。
“明之的防守之策甚是周全,丞相府可以以此为基再行完善,作为我军应对魏军进犯的方略。只是明之,汝适才所言恐怕只是第一阶段的计划吧?”
杨清拱手笑道:“丞相果然料事如神,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