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行动失误,导致一场冲突引爆,一时盛怒之下! 寅虎大郎当场将一名犯错,虎山众当场格杀,因此举太过残暴,引起众人多数不满。 认为他太过执法过当,出手太凶残,只因一场战略失误,就要赔上一条性命,这未免代价太大。 也因此事为导火线,大肆在虎山寨裡宣扬,一堆早已对他作风不满的反对一派,纷纷举手抗议他的暴行。当然最后则是,被全数以勾结外敌死罪,全部都处死。 那次才平息虎寨内乱风波,也因他的此举才引起众怒。 一部份的人趁着夜色还明亮,偷偷离开虎寨,纷纷投靠敌军,更以外敌勾结。 以虎山寨名义到处为非作歹,到处烧杀掳掠,滥杀无辜,将昔日虎山寨善人形象,一夕毁去。 剩下只有来自无名之乡,来自各地怒火愤恨,而那时虎山反抗军,则正式被污名化。 被冠上恶贼臭名,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这就是后来沦为,虎山恶贼。 真正污名化也是一段他们不愿回想的不堪回忆,至此之后。 虎山寨成为人人不敢前来,万恶聚首恶窟,而这就是虎山寨目前的现状。 —————————— —————————— 听了两方不同意见后,山寨主陷入短暂沉默,两腿跨坐在王位上,挺身环胸而坐。 闭眼眉头紧皱,似乎被两边所提出意见所困惑,理性一派主张待人醒来,再来审问发落。 而主张剷除异已一派,则是表示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 虽然两边都各说各有理,不过倘若直接把人杀了,也未免太过冲动,万一事情并非如此。 岂不是变成滥杀无辜恶人,虽然多一条命,少一条命,都没什麽差,反正恶行罪状,早已数之不清。过去更是杀人如麻大魔头,像他这样万恶的人,下场就算悽惨也无所谓。 只要伟大理想能达成,那就算要他碎尸万段又如何,反正像他这样大魔头,早就该死了。 但在伟大基业未完成前,依然会背负着万千罪业,继续苟言残喘活下去。 而在善恶天平衡量下,是选择善还是偏向恶? 这就要凭个人判断来做出抉择,因此面对善恶选择,除了互相矛盾外,更多的是难以下抉择。 于是他採取互相取一半意见,当作这次评判参考意见。 这样一来就不会偏向谁,也不用担心惹到任何一方。 其实他这次会试着动脑子思考,主要原因是出自于他的弟弟,也就是二当家。 在这场审判外来者会议尚未开始前,寅虎次郎私下有找他秘密进行会谈,并且他略施一计。 就是要预防小人暗中作手,因此才会有现在看到他困惑模样。 虎山寨主、寅虎大郎 :「........」 听完双方意见后,挺身跨坐在王位上山寨主,寅虎大郎陷入一段思考,他回想起先前跟另一个人交谈时。那个人曾告诉他,当一个人要下决断时,必须不停反覆思考。 不能以自身观点认知,来看待一件事,可能裡面包含许多层面,亦或者藏有很多原因。 他人谏言能听,但只能当作参考,因为最终能决策的人,才是主导事件一切。 只要谨记此点,便能掌握其中关窍,这样亦能明白其中道理,切记,凡事只要以平常心看待。 不欲自观而观,以观还始,自能解惑。 虽不懂,当时胞弟这句话含义是什麽意思,但大概也能明白其中所要表述心思。 因此让他不得不谨慎应对,看待这件事情,短暂让他陷入一阵沉默。 此时被手脚束缚的人,双眼更是被蒙蔽完全视不着物,就连头上也被黑色头套,直接紧紧套住。 看来此地隐密机深,而这群人手段更是格外谨慎,绝不留下半分破绽,这下看来羊入虎口。 要脱出,可比难以登天,可能只要稍微一个不慎,就会沦为一具荒山无名死尸。 因此必须格外留心注意,才方能在这等险恶环境中,求得一方生存可能性。 当然关于这一点,他早就留有一手,能应对接下来机局奇诡变化。 而接下来他这样举动,不只让人大跌破眼镜,更当场让那些要诬陷罪责那些人。 当场吓傻眼。 —————————— —————————— 伏虎殿下,被人束缚的人,依然睡得鼾声连连,迴盪殿堂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