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安的管家宋三,如今被赵亨义征用了。 江陵城附近的布匹、银镜、九花玉露等等生意,全都交给了邢小荣带着一帮小兄弟在打理,凭借着宋三此前积累下的渠道,倒也不至于出乱子。 尤其是九花玉露和银镜,这两样东西如今依然是妥妥的卖方市场,若非赵亨义有意控制,恐怕价格还要翻好几倍。 即便如此,已经有不少商人想尽办法多拿货,然后行销其他地方。 九花玉露和银镜一旦离开了江陵府地界,价格就变的离谱起来,这本就是没奈何的事情,大家各凭本事吃饭,以眼下大燕国的情况,赵亨义即便手里有恒通商号那样的组织,也无法真正的做到把自己的产品行销天下。 已经到达三亚湾的宋应安传回了消息,临川港因为荒废的时间太久,修缮的话需要大笔的投入,各种物资和人手全都缺口巨大,和他一同头一批达到的人,只能够先建立营地。 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倒也没什么大惊小怪,只要银钱充足,临川港也就是三亚港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焕发活力。 宋三就是这样的背景下,离开了江陵,怀揣大笔的银钱,带着一帮过去数年间培养的人手,径直赶去了宁波。 宁波也是有名的港口,自前朝以来,就是交流海外的重要城市。 在宁波,宋三将进行大采购,同时和当地的商号联系,雇佣大批的工匠前往三亚湾,一是修缮码头港口,二是按照赵亨义的规划,为未来的基地建设先弄出一个雏形。 相对于住房甚至各个作坊的建设,前期码头和港口的修缮和重建才是关键。 住房只用暂时满足人口需求就行,作坊更是人手不足,一次性建成,也没足够的人来做工。 一切都需要等到开始招收、迁徙流民,真正形成规模才可以步入正轨,而这些事情,都需要一个正常运转的港口。 实际上,距离三亚湾更近的是海州,当然,海州万万是无法提供足够的物资和人手帮助赵亨义建设三亚湾的。 而拥有充裕人手和物资的海港口岸,首选自然是广州城,只不过处于种种考虑,被赵亨义否决了。 宁波作为赵亨义持续采购物资和雇佣工匠的地点,里面包含了一定的深意,只不过今后是否如他所想,谁也说不准。 倒是在宁波主事的宋三,感到游刃有余。 毕竟这里即便也是口岸城市,可终究往日经营九花玉露和银镜的关系,还能借助到,便是威武侯府的面皮,也多少有人肯买账,若当真去了广州成,怕是真的要重头开始了。 对于给赵亨义卖命,宋三是毫无怨言的。 这位老管家心里清楚,自己给赵爵爷卖命,实际上就是给自家伯爷卖命。 别看宋应安如今罢免了爵位,可谁瞧见,也得恭恭敬敬的称呼一声伯爷。 这其中自然有威武侯的面皮,可实际上,却是朝廷对于宋应安最终的处理态度暧昧不明,人是近乎发配一般撵去了琼州,但此前咄咄逼人的陈妃一系,眼下又不再发表新的看法。 加上如今名声越发大的赵亨义死死护住他这个兄长,是以,对于宋应安,各方势力全都有意的保持了距离,不帮忙,但也绝不轻易落井下石。 能够有眼下的状况,已经是老天开眼了,即便威武侯舍得花费巨大的代价,也绝不可能这么快就走通陈妃的门路,让宋应安落得一个还算逍遥的境遇。 这一切全都是赵亨义使出浑身解数折腾出来的,作为宋应安最贴心的家人,宋三心中的感激是实实在在的,为赵爵爷奔走办事,那也是尽心尽力。 更何况,自家伯爷如今人就在三亚湾,宋三做事怎么可能不兢兢业业? 赵亨义前往三亚湾的行程也快临近了,这些日子,他要统计哪些人留在榆树湾,那些人需要跟着他背井离乡。 不论是留下来的人还是跟着他一起前往琼州的人,在未来极长的时间内,都不会太过轻省。 能够做事的人,将会脱颖而出,跟不上脚步的人,自然就会被淘汰。 这没什么可说的,当激烈的变革到来的时候,勇往直前的人身边总是在多出新的伙伴的同时,不断有人掉队,习惯就好。 吴老六被留下来了,他必须带着留下的狩猎队成员看顾好榆树湾的产业,他把儿子塞进了前往琼州的队伍。 周永林把妻子女儿安置在榆树湾,自己却选择跟随赵亨义的脚步,前往人人谈之色变的琼州府,他觉得,那里是试验大同理论的好地方,本乡本土,他下不去手…… 老村长和一众管事,大多也都留在了榆树湾,人一上了年纪,就没什么冲劲了,不愿意离开乡土也是人之常情,倒是各家犹如缴纳投名状一般,都有子侄加入前往琼州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