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289 这个论坛很有格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9 这个论坛很有格局(1 / 2)

魏刚这次前往松江的招聘,说是说去大学校园,但主要是研究机构,而且不是科研机构,是经济研究机构。

更确切点说,是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行业的营销,本地牛奶品牌在长三角地区抢夺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营销上很成功。

政府的帮扶反而成了一个兜底作用。

魏刚觉得很有必要请更加专业的团队进入沙城,给本地农产品也运作一下。

“沙城食品”这种品牌还没做起来的,没啥参考价值,毕竟强的是人和执行力,产品本身没有任何特点,也不是争夺某个大市场,所以魏刚并不在意“沙城食品”的产品营销。

但是沙城本地的梅花鹿、三黄鸡、螃蟹、甲鱼、大米、葡萄、芹菜、水蜜桃等等,都是有包装价值的。

在他主政期间,神鸟镇的水蜜桃虽然名气已经打出来,但上面还有梁溪的水蜜桃,所以市场份额其实就那么大,基本上附近几个县级市就差不多了。

真正单一产品打开市场的,其实是葡萄,通过“世界园艺博览会”亮了个相,总产业规模已经上探到了五千万元。

可想要再突破到一个亿,那就是一道门槛。

一是本地葡萄生长环境不如西域、云滇,二是品种单一没有研发能力,魏刚是打算通过松江的研究机构,然后达成跨区域合作。

松江在西南、西北都有大量合作单位和关联企业,跟诸多大农场和建设兵团都有密切联系,要是合作能谈成,就能借鸡生蛋。

所以此次招聘会,他也是煞费苦心,卖老脸只是基本操作,怎么把招聘会搞得更有档次,更有吸引力,更具备与时俱进的气质,这是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的。

“长江农业论坛”在魏刚看来,是个在格局上很有潜力的平台,经过张浩南的巧妙经营,不断跟“沙城食品”“大桥食品”以及沙城现代化农业开发区绑定,又跟各级政府不断接触、合作,虽然不具备官方权威性,但它客观事实上,已经具备了一定行业发展交流的参考意义。

比如现在崇州下属县市再要兴办大型现代化养猪场,就会直接从“长江农业论坛”参考各种行业基本要素,在节省重复投入和无效投入上,是很有帮助的。

再加上“沙城食品”跟各地农村的合作,当地政府为了清晰追踪“沙城食品”农村合作社的状况,除了干部下乡调研之外,平常就是通过“长江农业论坛”的内部刊物进行发展追踪。

在“长江农业论坛”的内部刊物上,会单独介绍各地农村合作社的供销发展状况,以及一部分总产出。

当地群众关系比较激烈的,会将数据有所保留不予公布,但会公布总的农产品交付量,交付量根据“沙城食品”的采购价,当地干部只要小学毕业,也能轻易算出来。

所以从老干部的角度来说,“沙城食品”对魏刚而言,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满意,但还没到特别满意。

但脱胎于“沙城食品”的“长江农业论坛”,那就有点东西了。

这么没格局的张浩南,居然搞出来这么一个好东西。

不借来用用,实在是对不起自己这张老脸。

“你出多少钱?价钱合适,借你用用也没关系。”

“老子少不了你好处,伱狗叫什么?借来用用也要钱?”

“话不能这么说啊,你用可以,跟你一起的,要是也借机以后也来借用,那你怎么说?你不要跟我说不会的。”

给魏刚倒了一杯茶,紫砂壶泡的是碧螺春,立秋之后喝起来,配一点小饼干居然感觉不错。

“你有什么要求,提就是了。”

魏刚倒也不介意张浩南行事谨慎,谨慎是对的,吃相难看的到处都是。

“以你个人名义跟‘长江农业论坛’合作,我会单独弄个‘魏刚·松江专项人才招聘会’,名称随意,但必须是以你个人名义。官方合作,想要公对公搞人事问题,暂时还不行。”

“为什么暂时还不行?”

“因为我实力还不够,等明年几个牌子做起来,成了驰名商标,那就随便了。”

“可以。”

现在“长江农业论坛”虽然还很弱小,但背靠“沙城食品”以及大量县市政府农业部门,未来是很有搞头的。

再加上张浩南下了大本钱,搞了“专家专讲”项目,政府优秀官员和学校优秀专家,都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行业技术交流,这底子如此厚实,岂能落在阿猫阿狗手里。

说难听点,以后甚至可以搞跨市跨区域的农产品集群,将大量碎片化的非基本农业耕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完全可以达到超级农场的产出。

也就是凭借“长江农业论坛”来统一非基本农田可耕地的农业指导,再通过“沙城食品”的供销系统来统一采购、存储、加工、销售。

如此一来,靠天吃饭的小农,在一定程度上,只要进入这个体系,年收入至少翻两番。

实际上就算“沙城食品”现在的合作状况,就已经不止翻两番,但张浩南要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

比如耕地抛荒,比如管理效率参差不齐,比如各地干部水平有高有低,取个平均下限,也算是保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