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盖山神庙,林青青觉得还是刻碑立传来的速度快。 但是没想到,光是石材就让人犯了难。 立一块石碑,首先需要找一块浑然一体的长方形大石头,颜色还得黑深一些,显得庄重。 对于这个石碑的定义,林青青也想过了,不能简单定义。它既不是单独的墓碑,也不能是单纯的功德碑或者庙碑,就是把三者揉为一体最合适。 石头的事,林青青让悲喜苦乐去四处找找。 没成想,最后竟是白云道长从城里拉回来了一个大石块,说是从钦天监顺来的…… 因为不知道林青青接下来的安排,白云也不敢贸然行动,拉了石头就匆忙回来了。 林青青还得烦恼石碑的样式。毕竟,这不止牵扯到书法,还牵扯到雕刻和设计。 听霍老爷子讲,一般石碑分为三个部分。 通常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构成。 碑首位于石碑的最上端,主要作用是用来装饰,并有效增加石碑的艺术效果,大多数会雕刻成“盘龙”的样貌,以浮雕为主。 林青青图快,直接简化成了一个光板的方帽子样式,回头她打算用凿子锤子让人随便敲一敲,敲些简单的花纹出来。 碑身的内容就靠霍老爷子的小作文了,林青青倒是不怎么担心。 倒是碑座,她不想凑合。 碑座是石碑的基座,也叫“鳖座”,主要起到支撑碑身的作用。碑座的制作,有复杂形态和简化形态两种。???.biQuPai. 复杂形态的碑座,制作起来很讲究,造型是龙之六子的“霸下”,其样貌是一只类似于龟、鳖之类的爬行动物,也被称作龙龟。龙龟具有长寿、吉祥的象征,因此,用它驮着石碑,其美好寓意不言而喻。 雕刻出龙龟,再雕刻出龙龟身上的花纹和装饰,相当耗费时间和银钱。 林青青本来想放弃的,但是上面碑首就简约成黑板了,底下碑座再简约,也不能直接整一个石疙瘩当碑座了事。 她亲自又去了一趟城里,到五味茶楼找了毕方帮忙,在城里到处寻找能工巧匠,召集了不少民间手艺人一起来雕刻石碑。 这边石碑的赶制火急火燎,那边钦天监也给了答复,陛下下了口谕,批准建庙了! 然后…… 然后就没下文了…… 林青青听白云说起时,直接当场傻眼了。 她自己在心里总结了一番,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因为山神庙太小,不属于正儿八经的大寺庙,护国寺在那里矗着,有灾厄,他祭天祈福。 现在国家的财政紧缺,没闲钱也没闲工夫。政策上批准了盖山神庙,其他只能靠个人…… 林青青一整天一直臭着脸。这让来找她追更要新话本连载的老黄也跟着急了眼! 盖个山神庙能花几个钱?皇帝那兔崽子抠嗦成这样,真是丢人又现眼!耽误老子追更!幸好,自己现在是老黄!不是太上皇! 老黄大手一挥,“六子,老爷我要捐钱盖庙!快快把银票给小东家!” 老六从怀里一掏,两千两出去了。 傍晚他们就等来了新鲜出炉的话本———《空城一计》…… 林青青虽然觉得这盛殷的皇帝太抠嗦吝啬,不过她既然答应了,盖庙这事,她还是很上心的。 木材都是现成的。 之前李丰年说在陈秀才院子后面开荒给她家盖一片屋,又因为各种事情,一直也没动工,那边堆了不少木头。 林青青给全体二百三十多个村民开了个会,放下手中的活计,打今儿起,全体人员除了老弱病残,其余都去山坡那里盖庙去。 本来她想把庙盖在山顶上。 但是上下一趟太不容易了,所以就让白云道长在半山腰靠下的位置找了一块风水好地,站在山脚就能望到那里,离村子也不远。 一省钱,二省事,三来方便百姓来。 人手不嫌多,她又去了附近十来个和他们村子联合种小土豆的村子,张罗他们的村民也都来盖庙。 标语口号大横幅都整上了,“为栖山山神庙添一瓦,种善因,结福果,福缘在此不容错过!” 动工仪式上,叶斛光和城隍爷立在旁边默默看着,还别说,这会儿他们二人怎么看林青青怎么顺眼了。 叮叮哐哐,大家干的是热火朝天。 还别说,叶阿飘的身体,确实比之前凝实了不少,也不知是不是信仰的力量。 关于他的神像,林青青还特意找他本魂商量了。 “山神大人,你的神像要坐着的,还是要站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