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沈弼”不知道,韩春明要“日元”来干什么,但他也没有“多管”。 因为这对他来说,那就是一笔相当正常的“生意”罢了。 而且这笔生意的风险还“不高”,利润却极其的“丰厚”。 要知道,韩春明现在的资产,早就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二十亿元”。 而“汇丰银行”,来为他办理这一笔“抵押贷款”,那是不需要去冒太大的风险。 而银行通过办理这一笔“抵押贷款”,却最少都能够产生“一亿多元”的利润。 …… 至于把“港元”换成“日元”,那对银行来说,也不过是多了一道“操作”罢了。 根本就不需要去,花费太大的“代价”,只是需要多花一点时间。 最后,韩春明也直接的与“汇丰银行”,签订了相应的协议。 他以旗下的资产为“抵押”,从“汇丰银行”那里贷款“二十亿元”。 并且这笔钱,“汇丰银行”还会帮他换成“等值的日元”。 而等韩春明还款的时候,他可以直接的还汇丰银行“等值的美元”。 …… 没错,通过韩春明的这一番“精打细算”,他的这一笔操作,就不用付出太大的“代价”了。 在“广场协议”以后,日元会直接的升值,而美元却会直接的贬值。 也就是说,“汇丰银行”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没能够赚到钱,还会直接的赔了不少。 因为这一笔钱,也算是相当“庞大”的了,“汇丰银行”也是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去“调配”的。 所以在办理完,全部的手续以后,韩春明和“沈弼”他们闲聊了一下,就告辞离开了。 …… 就这样,又过去两、三天的时间,这一笔资金才被汇丰银行,给转到韩春明的账户上。 而在到账以后,韩春明也没有忙着去做“操作”,只是在家里面,一遍又一遍的做着“操作计划”。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为此的话,韩春明连自己公司的事情,都不怎么去插手了。 他还吩咐“公司的负责人”,自己有“要事”处理,如果不是“必要的事情”,就暂时不要过来找他了。 等韩春明处理好事情以后,就会过去解决公司里面的事情。 …… 就这样,时间也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就到了“九月十五号”这一天。 韩春明才再次的来到了“汇丰银行”,他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说自己想要“炒外汇”。 并且,在交了“保证金”以后,他还从汇丰银行里面,拿到了“二十倍的杠杆”。 这个杠杆,其实在“外汇市场”里面,根本就算不上多高。 最高的话,那好像是有“好几百倍”的杠杆吧! 只是韩春明,他这次还不需要太大的杠杆,有“二十倍”就足够了。 …… 毕竟,从汇丰银行贷来的“二十亿”资金,再加上他原来的资金,那也差不多要有“二十七、八亿”了。 在除去“保证金”以后,韩春明能够动用的资金,就在“二十五亿元”左右。 同时,根据这个年代,“港元”和“美元”的汇率,“七点八比一”来计算。 那韩春明动用的资金,就在“三点二亿美元”左右,在通过“二十倍的杠杆”,那就是“六十五亿美元”左右了。 而这个年代,全球外汇市场的“日交易总量”,也不过是在“七、八百亿美元”左右。 所以,为了不至于引起“别人”的注意,韩春明就打算把这笔资金,给花上几天的时间,来投入于“主要的外汇市场”。 …… 就这样,时间也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就到了“九月二十二号”那天。 在这段时间里,韩春明的一切“操作”都全部安排好了。 到时候,他就要通过自己“掌控”的资金,来“做多”日元了。 果然,这一切都照常的“发生”了,韩春明还“影响”不到这件事情。 美、日、西德、法、英,这五个国家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 共同的达成了,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的协议。 因为,协议是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就被大家称为“广场协议”。 在“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就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