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他们神色中的畏惧,拓谷可汗神色变得缓和下来,但声音依旧冰冷,愈发的强势,“我是来通知你们,不是和你们商量!这次撤退,你们带着自己部落的人先走,本汗留下来,继续攻打汉阳城,为你们争取时间!” “可汗不可!” “是啊,要走一起走,我们怎能弃可汗于不顾!” ······ 话语一出,所有人都大惊失色,两股战战,以为拓谷可汗是在试探他们,连忙劝阻,毕竟,这世上哪有老大主动给麾下的臣子断后的道理? 拓谷可汗看见他们的反应,嘴里蹦出几丝冷笑,“大周的大军快要来了,南北两侧的防线牢不可破,所以我们只能按照来时的路撤退。可一旦我们所有人都走了,焉知大周不会把这两道防线变成口袋,让我们钻进去?” 这时,有人听懂了他话语中的意思,小心翼翼的问道,“大汗的意思是?” 本汗的意思是,“明天晚上,你们就带着本部的人马回转草原,越快越好,辎重能带就带,不能带就丢了,我会在明天发动进攻,掩护你们撤退,务必不能让周军发现我们已经走了!” 这时,所有人才明白,原来,拓谷可汗说的都是真的,他不是在试探!当然,也有人认为其中有阴谋,但现在这个情况下,谁又敢当面反驳。 之前的老者满怀歉疚的望着拓谷可汗,“可是这样一来,等周军发现我们撤退,大汗想走就难了!” 拓谷可汗大手一挥,目光炯炯的看着众人,“不必担心我,我是草原的可汗,这次攻打大周损兵折将,是我的过失,即使我是可汗,也不能逃避,大军倾巢而出,草原内部空虚,若是我们全都留在这里,恐怕草原又要重现当年的噩梦!” “我绝对不允许草原的未来葬送在我的手里,诸君,以后,草原就拜托你们了,若我们能活着回去,到时候一定要把酒言欢,共同祭拜长生天!”到最后,言语中的悲壮之意更是溢于言表。 听到这些话,所有部落之主都感到一阵愧疚,暗恨自己无能,若非他们不能攻下城池,堂堂可汗又怎么会被逼着断后! 这时候,他们心中颇有些主辱臣死的意味,有些人甚至当场就想留下来跟拓谷可汗一起断后,但最终还是被他劝下来了。 在悲壮的气氛之中,所有的部落之主在向他叩首之后陆续离开了,拓谷可汗坐在椅子上,双眼紧闭,似是不忍直视。 然而,在所有人都离开,大帐内只剩下拓谷可汗一人后,他睁开双眼,幽沉的眸子透过天窗看向星空。 这条路,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十五天的时间,大周没有派遣一支援兵解围,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有更大的企图,南北两侧的防御线已经形成,他们想要从别的道路回归草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他们只能按照原先的道路返回。 拓谷可汗很清楚,大周的军队里肯定不是一群无能之辈,虽然他们留守在后面的军队一直传来消息无恙,但这个消息真的能信吗? 虽然信上的暗语标签全都对得上,但发信的人真的是他们的军队吗? 所以,拓谷可汗敢断定,只要他们从原路撤回,在路上一定会被大周伏击,整个大周的边境线,可是足足有几十万大军。 这些大军抽调一半,也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字,更别说之前他们为了保障后勤,分了不少兵出去了。 从他们入关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足够大周从别的地方调遣兵马,因此,堵在他们后方退路的兵马绝不会在少数! 而一旦被埋伏,这些仓促之下撤离的军队还有多少能活着回到草原还很难说,相反,他留在这里攻城,反倒不会吸引大周的强军来袭。 如果他是大周的主将,在知道留在这里的军队是弃子之后又怎么会舍弃草原的大部队而不顾? 换而言之,被当做诱饵的人不再是他,而是那些撤离的大军! 这次就算是能逃回京城,各部落的人马也会损失惨重,而他可以趁着大周和其他部落交战的时候浑水摸鱼,逃回草原。 一旦他回到草原,面对损失惨重的各个部落,依旧能稳坐大汗之位,而且,这次他留下断后,算是弥补了之前的过错,就算是有人那这件事说事,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在于他能回到草原,算是置死地而后生的一招了。 接下来,鞑靼们依旧在继续攻城,只是攻城的力度和频率远没有之前那么频繁,各部落之主也遵从拓谷可汗的命令,收拾东西准备撤退。 为了防止大周的术士探知到他的位置,拓谷可汗还让自己的儿子带着可汗大印,伪装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