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夭没有想到,前脚刚刚从信王府邸回来,后脚就收到一封火漆封住的牛皮纸信封。 孙嬷嬷急急忙忙把东西递到陆夭手上,生怕她下一刻就要给人家退回去。 “说是信王专门给王妃的,算是给清儿小姐看病的诊金。” 陆夭知道信王不缺钱,即便是这些年蛰伏两广,但家底也是够用的。况且他当年在扬州名下有不少赚钱的买卖,从谢清儿的吃穿用度就可见一斑。 若是他执意不想欠人情,自己也没必要再三推却,从善如流收下也就罢了。 思及至此,她捏了捏手中这信封,感觉里面放的似乎是纸,难不成是银票? 陆夭伸手拆了火漆封印,抽出东西一瞧,登时愣住。 那里头是份薄薄的名册,难不成就是她想要的那一份? 伸手翻开,上面记录了当年先皇从信王府召走那些女孩子的明细。除了有生辰八字、出身何处、受训多久,擅长何事之外,还有各自被送往哪家,甚至连中途亡故的,亦被转送的,也都标注得非常清楚。 宁王在一旁伸头看到,也微微蹙了眉头。 “看来先皇还是低估了信王,这些年,他在都城显然也有自己的关系网。” 陆夭默不作声,从刘嬷嬷之前的供词来看,信王应该是用药在控制这些人。 这倒不难解释,他自己本身也懂医术,但细想却有些不对劲。 摄魂散是用来控制死士的药,一来瘦马都有卖身契,不必用卖命的方式,二来那方子并非普通学医者能配出来的。 也就是说,信王身后应该还有人在帮他。 会是谁呢?普天之下能配出摄魂散的人按说不可能治不好谢清儿的病。 除非那药是先皇给的,这种可能性显然更大一些。 陆夭心底盘算着,手里无意识地翻着这本册子,那上面扫过的一串名字让人触目心惊,其中不仅仅有侍妾,更是不乏有人做到了当家主母的位置,甚至还有她相熟的夫人。 这真是半点都看不出来。 如果当初这是先皇布的一盘棋,只能说他实在太能算计了。这些人像一张关系网,牢牢将皇权之下的朝堂连接到一起。 若是信王之前真的有招兵买马策反的打算,那这些无异于是最有力的棋子。 然而这样要紧的东西,如今信王竟就这样轻易送到了她的手上,说明他没有称帝之心。 难不成这也是先皇的安排,是他留给谢知蕴的助力?陆夭捏着手中这份价值连城的册子,陷入沉思。 她得好好想想,怎么利用这东西,才能在对启献帝父子这场战胜里,不费一兵一卒获胜。 *** 还未等陆夭想好先从谁家下手,她便接到来自护国将军府的求助。 宋老将军七十大寿,加上宋尧在边关立了战功,启献帝亲自下了旨意,犒劳功臣家属,两件大事合在一起,自然要好好操办一番。 在此之前,宋老将军已经处于隐退的状态,而且为了显示其中立,几乎跟谁都不来往,所以家中几乎没有大操大办过。 林素娘作为长子嫡妇,嫁过来后从没有如此大张旗鼓地操办过宴席,自己没什么经验就算了,家中婆婆又已经去世。 思前想后,于是写了封帖子,请陆夭过去帮忙。 说是帮忙,一个孕妇能做的事情有限,无非是帮着筹划筹划,安排安排。但为什么找陆夭,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宋家家大业大,族里能帮忙的女眷也不少,陆夭不管怎么算,都只是个外人。 不过这一次摆宴无异于释放信号,说明启献帝对这位功勋卓著的老臣还是颇为重视的。 宁王上次为了陆夭逼宫之后,启献帝就一直试图将宋家彻底拉拢到自己麾下。以老将军的为人,虽然不会放任宁王弑君,但若有朝一日他要为了谢朗废掉宁王的储君位,这位三超老臣怕是也不会袖手旁观。 所以趁着这次宋尧大胜而归的机会,启献帝必须摆出足够示好的姿态,好在宋家这里再争取一下。 陆夭不知道林素娘这封信是出自旁人的授意,亦或只是她本人的态度,但这都是个机会。 自从去年跟司大学士和解之后,陆夭下一个攻克的对象原本就是宋府,奈何老将军深入简出,不跟任何朝中重臣来往,眼下林素娘递过来橄榄枝,她必须抓住。 陆夭一口应下,转头就让孙嬷嬷给宋家两个哥儿打点礼物。 宁王难得没有表示反对,大抵因为对方是他授业恩师的缘故。 “这几日筹备你就别露面了,免得惹人眼,到祝寿那日,你再亲自送礼过去,这样于情于理,谁也挑不出毛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