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竑转过身来,回到椅子上坐下。 “耶律先生仁心,但又能救多少天下人?大蒙古国之制,凡攻城而抗拒者屠之。故蒙古大军入中原所屠名城不可胜计,妇孺老幼,皆难幸免。百姓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白骨累累。蒙古大军欠下的血债,先生能代为偿还吗?所以,借道的事情,就不必说了。” 耶律楚材和李邦瑞对望了一眼,都是摇头。 他二人都是读书人,当然能体会赵竑话里面的意思。 “大宋皇帝,宋金可是世仇,难道你能忘了靖康之耻?能忘了国恨家仇?” 李邦瑞不自觉地,嘴里的“宋皇”改成了“大宋皇帝”,态度也变的恭谨许多。 “尊使,宋金世仇,大宋无人敢忘。但大宋的家仇,宋人会自己去报,无需外力。大宋即便是恢复故土,也不会烧杀抢掠,完全没有必要。秋毫无犯,这也是我大宋官军做事的方式。” 赵竑看向了曹友闻和郭正孙等臣子,郑重其事。 “你们说,我军占了兰州、临洮府等地,可有杀过一个无辜的百姓?抢夺过百姓一文钱的财物?” “回陛下,我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赈民施粥,嘘寒问病,从无暴虐之举。” 郭正孙拱手,代表众人一本正经回道。 “大宋皇帝,难道真的就没有缓和的余地吗?” 赵竑君臣互问互答,耶律楚材心知肚明,苦笑了一声,还不甘心。 道不同不相为谋。赵竑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双方政见相背而行,难以协调。 “耶律先生,即便是朕答应借道于你,蒙古大军敢从宋境行军吗?大宋不借道,蒙古大军不会强行借道吗?这是贵军一贯的方式,难道朕说错了吗?” 赵竑看着耶律楚材二人,面色变的凝重。 历史上蒙古大军欲借道宋境伐金,被南宋拒绝。蒙军统帅托雷武力借道,南宋军民死伤百万,这才有了后面蒙金的三峰山之战。 可惜金军也不争气,十几万大军,反而被托雷的三四万蒙古骑兵击溃,兵威丧尽,元气大伤,终于在两年后灭国。 “本来,二位先生是大才,我欲留下。但有二位先生在蒙古大军当中,可以让战事少很多血腥杀戮。所以……” 赵竑抬起头来,向耶律楚材二人说道: “朕知道窝阔台是下一任的蒙古大汗,朕也知道他喜欢美酒。朕准备了几坛好酒,请窝阔台饮用。两位先生回去后,告诉他,朕愿意和他结为好友,两国友好,永不动刀兵。” “多谢大宋皇帝!” 耶律楚材和李邦瑞面面相觑,肃拜行礼。 这个宋皇,怎么知道这么多事情,连窝阔台喜欢饮酒也是一清二楚? 赵竑面向郭正孙,温声细语。 “郭卿,另外准备两份重礼,给二位先生回去时带上。我大宋会派遣使者,和两位先生同去蒙古军中吊唁,祭祀成吉思皇帝。” 郭正孙领命,赵竑站起身来,满面笑容。 “郭卿,备下酒席,朕要亲自款待两位先生,谈古说今,坐而论道。” 耶律楚材和李邦瑞一起站起身来,作揖肃拜。 “多谢大宋皇帝天恩!” 事到如今,也只能是暂时结个善缘了。 不过,这位年轻的大宋皇帝正气凛然,温文尔雅,倒是让二人心折。 不过,大宋天子对蒙古大军不善,他和他带领下的大宋,必将是蒙古帝国未来的劲敌。 「下午再写,现在有事,拜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