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着实让赵竑心惊。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把大宋朝廷当成了什么,他们可以肆意攫取的后花园吗? 宋代“冗官”之害,恩荫入仕就是罪魁祸首。恩荫入仕的人数两倍于科举取士的人数,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包袱,也杜绝了社会精英的升迁之路,国家取才之路,被无情堵塞。 士大夫人人都知道恩荫入仕祸害极大,但都心安理得享受既得利益。归根结底,还是人心皆私,人性的贪婪而已。 就像北宋时的蔡京,一大群儿子孙子都是恩荫入仕,满门皆为朝廷官员。 官员退休,儿子竟然可以恩荫入仕,国家不乱,天理不容。 “诸卿,说到斗鸟斗蛐蛐,以临安城的权贵子弟居多。临安城七品以上的官宦子弟,凡是有官身无所事事者,以及符合年龄者,都赶到金陵大学堂、大宋水师学堂和金陵讲武堂去!整天吃喝嫖赌,脸都吃变了。就是一块垃圾,也应该有垃圾的价值吧!” 赵竑冷声说了出来。 反正领着国家的钱粮,反正要恩萌入仕,不如加以培养,看能不能培养一些人才,为国效力。也正好借这个机会,让恩萌入仕,慢慢自然消亡。 “陛下圣明!” 群臣都是大喜,又是一拜。 让权贵子弟入仕为官,光此一举,皇帝就尽得满朝文武之心。 至于“垃圾”一词,恐怕就是“窝囊废”、“没用的东西”之类的意思吧。 “陛下,那这年龄的大小是……” 薛极欣喜异常,不厌其烦地问了起来。 除了军器所的薛坦,他还有两个孙子闲在家里。皇帝圣旨一下,万事大吉了。 “临安城的勋贵子弟,年龄从十二岁起,三十岁以下。愿意去讲武堂的,朝廷也支持。那些不愿意去金陵学堂,也不愿意去讲武堂的,朝廷也不勉强。” 大宋水师学堂,学都要学三年,再加上实习,十七八岁,正是最好的年纪。 赵竑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像后世的大学一样,对金陵大学堂收费上学。 “金陵大学堂,第一学年,暂定招收学员两千人,按年龄和学识分为三年,每学年毕业700人,学杂费方面,你们几个斟酌一下。只要学堂的收支平衡就行。” 临安城的权贵子弟,大概有数千人。这些权贵子弟,日子再难,一点学杂费总能掏得起。除非真交不起学杂费,学堂和朝廷自会补助。 薛极大概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所谓的收支平衡,就是学堂的支出,得靠学员们的学费来填补了。 反正这些纨绔子弟花天酒地,一点点学杂费,应该不成问题。 “陛下,那金陵讲武堂这边,是不是也要收费?” 宣缯身为兵部尚书,忍不住问了起来。 讲武堂筹办倒简单,不过是扩大了规模的武学而已。但讲武堂要是收费,估计伤了学员们的报国之心。 “讲武堂收费,谁还愿意冲锋陷阵?将士们流血牺牲,还抵不上这点学杂费吗?讲武堂决不能收费,还要享受吃喝拉撒上的各种优待!” 赵竑郑重其事,宣缯赶紧领旨称是。 一个金陵讲武堂,一个金陵学堂,讲武堂明显优待。这是不是皇帝要“穷兵黩武”,提高武夫地位的一种预示? “讲武堂的教材和训练内容,朕会加一些内容进去,也会派一些新的教官进去,主要是队列和刺枪术,以及火器的操练。尤其是火器,将会改变战争的进程,朕尤其重视,为讲武堂训练科目的重中之重。” 军器司正在大肆铸造火器,以便配置军中。火器的操练,也是讲武堂训练的根本。赵竑自然会把火器操练,作为讲武堂的重中之重科目。 众臣面面相觑,心头明白。 虽然他们都没有见识过火器的巨大威力,但皇帝如此郑重其事,能改变战争形势,肯定是大杀器。 想来,这个金陵大学堂,正是皇帝烧的第四把火。 幸好皇帝没有烧第五把火,因为赵竑已经满面笑容,站了起来。 “各位卿家,谈了半天,也该饿了。随朕用膳,边吃边说,坐而论道吧。” 赵竑摆摆手,董宋臣已经把“会议纪要”发了下去。 “今日所议,朕已经让起居官们准备了纪要,给诸卿做个备忘录。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朝廷之事,诸卿都勉力而为吧。” 四大臣一起行礼谢恩,暗暗叫苦。 皇帝勤政的劲头,直追汉光武帝,乐此不疲。 “听说陛下正在编撰地理书,想来也要在讲武堂试用了。” 宣缯恍然大悟,不自觉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