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犹豫了起来。 这可是矫诏之罪,弄不好要株连九族的。 “程侍郎,这是官家遗诏,你就不必犹豫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等新帝登位,你就是两府执政了。” 史弥远轻声一笑,信心十足,镇定自若。 “史相,下官敢不从命!” 程珌心里“砰砰”直跳,肃拜一礼。 史弥远权势滔天,皇宫、包括临安城的禁军都被他控制。赵竑贵为太子,却无权无势,傀儡一个。 只是草诏,不过写些字的小事。从侍郎到执政大臣,以后可就飞黄腾达了。 “程侍郎,这第一道诏书,就是改立皇侄赵贵诚为皇子,赐名赵昀。” 史弥远稍作思索,径直吩咐了下来。 程珌抖擞精神,振笔疾书,写了下去。 “第二道诏书,晋封皇子赵昀为武泰军节度使、成国公。” 史弥远镇定自若,继续在殿中指点江山。 “这第三道诏书,晋封皇子赵昀为太子。” 史弥远的话,让程珌心头一惊,手不由得一抖,笔尖写出一个污渍。 “下官重新写!” 程珌赶紧定下心来,重新摊开锦帛,开始写了下去。 “这第四道诏书,废去赵竑太子之位。” “第五道诏书,封皇子赵竑为济阳郡王,开府仪同三司,出判宁国府。” 史弥远轻声说道,没有磕磕绊绊,显然成竹在胸。 “前两道诏书,日子为十一月二十四日丁亥。后三道诏书为今日,时辰在申时。” 前两道诏书的颁布日期提前,显然是想说,赵贵诚成为皇子,是出自皇帝本意,立为太子是水到渠成。 一道道诏书下来,史弥远看着程珌,目光灼灼。 “程侍郎,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先帝遗诏了。” “史相,下官准备好了!” 程珌脸色凝重,郑重一礼。 史弥远点点头,拿出一份写满文字的纸张,上面涂改、红叉之处不少,似乎是一份草稿。 “程侍郎,你先看看,修改一下,要符合官家的口吻,然后誊抄。” 史弥远轻轻敲了敲草稿,似乎下了最后的决断。 程珌仔细观看,和史弥远低声交谈,修修改改,很快就达成一致。 “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万物之自然,奚可甚哀……沂王贵诚,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程珌打起精神写完,史弥远看完,点了点头,长出了一口气。 “玉玺。” 史宅之手哆嗦着,奉上了玉玺。 史弥远看了一眼儿子,拿起玉玺,挨个盖了起来。 盖好玉玺,诏书被一一收起,史弥远这才放下心来,颓然坐在了椅子上。 “爹爹,杨皇后那边……” 程珌下去歇息,史宅之在一旁,还是忐忑不安。 没有杨皇后的许可,想要废太子、立新帝,恐怕不太容易。 “有皇后的两位侄子游说,相信她不会拒绝。” 史弥远冷冷一笑,似乎成竹在胸。 以那两个沉迷酒色、年已过半百的权贵子弟的纨绔本性,事关他们的荣华富贵,他们一定会好好完成自己的职责。 而以杨桂枝一贯的强势,以她对赵竑的痛恨,她也一定会选择赵贵诚。 “爹,那个赵贵诚,他不会不敢来吧?” 史宅之迟疑道,仍然是惴惴不安。 赵竑是当朝太子,声望俱佳。赵贵诚不过是一皇侄,默默无闻。赵贵诚要是不来,岂不是鸡飞蛋打? “赵贵诚?他的野心,可不比任何人小。你就静待佳音吧。” 史弥远看了一眼天色,眉头一皱。 “你出去告诉一下夏帅,东宫那边,给我盯紧了。派人通知朝臣,进宫议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就等皇后杨桂枝那边的消息了。 史宅之离开,史弥远向李顾不耐烦地招了招手。 “东西都已经运了过来,现在开始安排官家的身后事吧。” 赵扩他都不放在眼里,更不用说赵扩的这些奴才了。 “是,史相!” 李顾恭恭敬敬离开。 各色人等进进出出,李顾给赵扩更衣换幕,他和董宋臣面面相觑,都是无语。 皇帝宾天,禁军把宫殿围的严严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