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扬明> 第749章 防微杜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9章 防微杜渐(1 / 2)

宣府以北,赶在太阳落山之际,紧闭的城门再次打开,不少官兵鱼贯而出,一边神色警惕的盯着几里之外的蒙古大军,一边皱着眉头,打扫起狼藉一片的血腥战场。

饶是这些士卒尽是出自京营,又在宣府这九边重镇历练了数年,与关外蒙古打了多次交道,但也没想到进士出身的蓟镇总兵竟然悍勇至此。

其麾下的"天雄军"今日所展现出来的战力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似杨肇基这等军中老将都有些忘记了,大明上一次取得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是在什么时候了。

因为城外尚有蒙古大军虎视眈眈,才刚刚入夜,宣府便是进入了"宵禁"状态,除却城中的总督衙门灯火点点之外,城中各处一片漆黑,冷肃一片。

与外围神情肃穆的巡视士卒不同,总督衙门内的气氛倒是颇为融洽,宣大总督杨肇基褪去了一身甲胄,换上了一身常服,面带笑意的冲着下首的蓟镇总兵说道:"建斗,百闻不如一见,今日城外一战,必将令得蒙古人心生畏惧。"

无可争议的大胜!

蒙古大军来势汹汹,他宣府非但没有任何畏惧,反而主动开城迎战,杀得蒙古先锋军血流成河,落荒而逃,狠狠的挫败了蒙古人的嚣张气焰。

按照官场惯例,虽然没有亲自上阵,但身为宣府的最高指挥官,此次退敌定然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在,但最大的功劳毫无疑问应当归属面前的年轻人。

一念至此,杨肇基心中不由得一动,面前的这名年轻人本就是天子心腹,才刚刚出仕就被天子委以重任,现如今又立下如此大功,待到蒙古人退军以后,这空闲了许久的蓟镇总督的位置怕是就要落到这蓟镇总兵的身上了。

饶是杨肇基自诩为能文能武,此时也不禁感到一丝"挫败",自大明立国以来,何曾有过不到三旬的地方总督?

"总督大人抬爱,全是总督大人指挥得当,将士们奋勇杀敌,才有今日之大胜。"..

杨肇基的话音刚落,下首的蓟镇总兵卢象升便是径自起身,没有因为取得了一场大胜而有半点倨傲。

城外五里尚有十数万蒙古大军未曾退兵,不过是挫败了一支用来探路的"炮灰"罢了,算不得什么。

听到卢象升如此言语,宣大总督脸上的赞赏之色更甚,心中若有若无的一丝忧虑也是随之而去。

他起初还担心卢象升因为这场大胜而变得沾沾自喜,认为蒙古大军不过如此,如今看来,倒是可以放下心了。

"今日蒙古人虽然吃了败仗,但笼罩在我宣大头上的乌云尚未完全散去,不知建斗可有妙计?"

起初的时候,杨肇基本想凭借着城中的火器箭矢,将蒙古大军的铁骑牢牢挡在城下,令他们无功而返也就是了。

但是今日见到卢象升所率领的天雄军如此悍勇,他心中不可避免的升起了一个新的念头:除了固守之外,他大明能否主动出击?

关外蒙古并非铁板一片,只要令他们内部产生矛盾,自会不战自溃。

听闻杨肇基主动征求自己的意见,蓟镇总兵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愕然,没想到这位军中宿将居然如此"纳谏如流"。

犹豫了一下,卢象升就连忙将心中所想托盘而出:"督抚,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已然率众西迁,这漠南蒙古诸部落的目的已然初步达成,若是久功我宣府不下,卑职怀疑他们有可能如同昔年那般,进犯大同。"

虽然卢象升久在蓟镇,但也知晓现如今的宣府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在杨肇基的"经营"下,废弛许久的军户早已焕然一新,又有两万京营士卒驻扎,端的是兵强马壮。

相比较之下,与宣府互成犄角之势的大同则显得略微"平凡",虽然大同巡抚高第及总兵麻承恩近些年也是励精图治,整顿军备,但仍无法与宣府相比。

这也是前些年,蒙古科尔沁部佯攻宣府,实则图谋大同的原因所在。

这一次蒙古大军无论是兵力亦或者威势都远胜于那一次,蒙古人决计不会轻易接受无功而返的结果,他们一旦发现久攻宣府不下,很有可能会转战大同。

听得此话,杨肇基的瞳孔也是微微一缩,原本轻松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卢象升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与宣府相比,大同的确显得有些"空虚",若是蒙古人铁了心转枪头,以大同城中的那些兵力还真不见得能挡住蒙古铁骑。

一想到大同城中还有世袭罔替的代王府,杨肇基的心神更是为之一沉,大明藩王本就贵不可言,更别提现如今的代王府与天子关系密切,若是惊扰了代王,谁担得起这般责任。

而且杨肇基经略宣大也有几年的时间了,对于大同城中的一应文武多少也有了些许了解,大同总兵麻承恩出身将门世家,其个人勇武及对朝廷的忠心自是不用多少。

但大同巡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