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一,惊蛰。 按照百姓们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一日过后,阳气便会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复苏。 前几日的陕西还笼罩在凛冬的余威之下,现如今却是烈日当空,空气中充斥着一丝炽热,延安府的兵丁们皆是打着哈欠,懒散的靠在城垛之上,晒着太阳。 不知是不是因为抓了府谷县富户"王嘉胤"的缘故,知府大人下令将其余三个方向的城门紧闭,仅留此处的城门,好似在防范什么一般。 "丁二哥,知府大人这是唱的什么戏,竟将王大善人给抓来了?" 瞧得四下无人,城垛之上的一名兵丁松开了手中的兵刃,蹑手蹑脚的来到众人为首的一名百户面前,有些不解的问道。 虽然他们这些人平日里都是在府城当差,但是对于府谷县的王嘉胤也是有所耳闻,那可是一个十足的大善人,就在上个冬天,可救活了不少百姓。 如此大的功绩,知府大人不加以抚赏也就罢了,怎地还派人将其抓了起来?这究竟是个什么世道呐。 "是啊,丁二哥,这算哪门子事啊。" "对对对,丁二哥您给讲讲。" 见到有人打开了话匣子,其他兵丁也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兵刃,与最先出声的那人围在了一起,有些殷切的望着丁二哥。 这"丁二哥"虽然与他们一般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丘八,但是架不住人家有个如花似玉的好妹妹,嫁给了知府大人的师爷当小妾。 往日里城中有个风吹草动,丁二哥也是能够最先知晓。 见到身旁伙伴皆是来了兴趣,丁二哥也故作神秘的嘿嘿一笑,吧唧了一下嘴,待到众人都有些等不及的时候,方才清了清嗓子,有些高深莫测的说道:"那王大户可不是个简单人呐。" 见丁二哥好似真的知晓些什么,众人的兴趣更足,皆是七嘴八舌的恭维起面前的糙汉,希翼能够从他的嘴中听到更多"内情"。 "那王大户早年间不过是个府谷县的庄稼汉,因为受不了此地贫苦,方才愤而投到山西从军。" 王嘉胤的早年经历算不得隐晦,在场的众人皆是有所耳闻,故而只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便继续催促起来。 "你们动脑子想想,从军的人那么多,怎么偏偏王大户就发了一笔横财,一跃成为整个延安府都数得上来的人物?" 见到众人皆是来了兴趣,丁二哥眼睛微眯,有些高深莫测的问道。 "外间传闻是王大户作战勇猛,得到了军中大人的赏识?" 沉默了半晌,一名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抿了抿嘴唇,有些小心翼翼的说道,只不过其语气也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狗屁,老子怀疑他都没上过战场。" 听到年轻人的话语后,丁二哥的脸上便是涌现出了一抹鄙夷,有些不屑的说道。 "那他到底是怎么挣下来的这一份家业?" 众人对于王嘉胤是否上过战场,得到军中大人的赏识并不在意,他们只关心王嘉胤究竟是如何挣到的这一份家业。 须知,相比较城外的庄稼汉,他们这些身上有一层"官衣"的兵丁还算是"上等人",现如今却被一名之前远不如他们的泥腿子爬到了他们的头上,心中自是有些不爽。 "你们还记得,天子上台之后办的第一件案子吗?" 又是犹豫了好一会,丁二哥方才挺直了腰背,压低了声音,神色莫名的说道。 "都跟天子有关啦?" 听得此话,人群中的一名兵丁便是下意识的开口,引得众人纷纷怒视。 "二哥的意思是,山西晋商通敌案?" 没用多久,便有一名兵丁瞳孔微微一缩,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 那件涉及到了京中勋贵的通敌案虽然不似近些年的辽东大捷一般闹得人尽皆知,却在当时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他们这些人都是有所耳闻。 "聪明,山西那些商人们向建奴输送物资可是需要打通不少门路。" "王嘉胤当时可就在山西当兵。" "好巧不巧,天子刚继位,他就从山西回来了,倒是捡了条命。" 丁二哥说完话后便是惬意的靠在城垛之上,颇为满意的欣赏着自己的"战果";周遭的众人就像是如遭雷击一般,皆是默不作声的吸收着丁二哥向他们灌输的"真相"。 "不管王大户昔日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可那毕竟是前些年的事了,王大户这两年可是没少做好事,知府大人怎么也不能旧事重提吧?"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城墙上的兵丁方才逐渐从震惊之中醒转,依旧为王大户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