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前几天刚刚过了正旦节,但是北京城中依旧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及至晌午,长安街上熙熙攘攘,将整个街市挤的满满当当。 虽然寒意袭人,但是仍然阻拦不住城中百姓们的热情,人们纷纷上街采买着家中一切应用之物,不时还能听见相熟的友人互相问候之声。 似这等热闹年节已经是第三次了,自从天子登基以后,这京城就肉眼可见的愈发热闹了。 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这两年不但是国内稳定,就连边境也愈发的稳固,甚至朝廷在辽东已经收复了抚顺,迈出了平定辽东的第一步。 这生活倒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爷,这外面当真是热闹的紧啊.." 一名容貌艳丽,体形修长的妙龄女子紧紧的跟在一名男子身旁,脸上有着欢快的神情,不时的向四周打量着。 "宝珠喜欢,那今天就多逛逛.." 听到身旁佳人说出的话语,男子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笑容,宠溺的看了她一眼。 这男子正是大明皇帝朱由校,好不容易应付完了前几天的大朝会,索性忙里偷闲带着自己的皇后张焉以及纯良二妃出来散散心,总好过待在枯燥的紫禁城中。 听到朱由校在纯良二妃面前称呼自己的小名,张焉的脸上升起了一抹羞红,不知口否的叮咛了一声。 稍稍落后二人半个身位的纯妃和良妃自然是听到了帝后二人之前的对话以及亲昵语气,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一抹艳羡。 不过与心情极佳的帝后二人不同,朱由校身旁的王安则是脸色发苦,暗暗的叫苦不迭。 现如今正是北京城中最热闹的时候,街上行人可谓是摩肩擦踵,这要是出了什么岔子,他万死也难辞其咎。 尤其是皇爷去年刚刚收拾了南直隶的那帮勋臣以及盐商们,谁也不知道些许漏网之鱼会不会怀恨在心,铤而走险。 一想到这里,王安的脸色便愈加苦涩,转过头朝身旁一名侍卫模样的人低语了几句。 不多时,街上便有数十名汉子由远及近,隐隐的将朱由校等人围在一起,并神色警惕的盯着四周。 "大伴,不必如此。" 朱由校自然发现了身边的异样,不由得冲着王安轻笑了一句。 不过未等王安说话,反倒是一旁的英国公世孙张世泽将话接了过来:"爷,您是什么身份,万一有了闪失该当如何?说句不该说的,便是卑职平时出门,带的人都不比您今天人少。" 听到张世泽此话,朱由校不由得哑然失笑,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们一行人从东华门而出的时候正巧碰上今日当值的张世泽,朱由校想了一会,索性将张世泽一并带上。 毕竟骆思恭老迈,听说最近身体也是愈发的不堪了,精力也越来越有限,早晚要从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退下来。 而朱由校一时又想不到太好的继任人选,不知该让何人统领锦衣卫。 虽然骆思恭对自己忠心耿耿,但他却不太想让骆思恭之子骆养性接任,毕竟父子两代同时任职锦衣卫指挥使,这影响力着实有些大了,恐怕会引发些许事端。 按照朱由校的想法,看在骆思恭忠心耿耿的份上,日后将骆养性打发到南京城,令其提督南直隶锦衣卫,也算是位高权重了。 张世泽相比较而言就更合适的多,既年轻又对自己忠心耿耿,还是未来的英国公,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过了没一会,朱由校好似被什么东西吸引一般,不住的朝着一个方向打量。 未经多想,张焉便拉了拉朱由校的袖子,径直朝着那个方向走去。 见得张焉如此善解人意,朱由校也是微微颔首,眉眼带笑。 走到近前,原来是一名老翁正在和一名小贩争论,引得周围不少人在一旁打量。 "你这商人,当真好不实诚,区区一件棉服你却漫天要价,竟比往常贵上足足五成..." 那老翁脸色涨红,显然是气到极点。 周围的百姓们也在一旁对那小贩指指点点。 "不..不是的,朝鲜棉花减产..紧张,故而价格贵上一些,并..并非漫天要价。" 那小贩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口吃,说起话来竟然磕磕巴巴。 听到此话,那老翁脸上怒色更甚。 "你真当我老糊涂了吗?朝鲜明明盛产棉花,谈何紧张,这岂不是无稽之谈?" 喜欢看热闹是人的天性,朱由校也不例外。 原本他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但是当他听到那小贩言说朝鲜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