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城外,数千面色严峻的明军正在打扫着战场,遇到有些还在惨叫的鞑子,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补上一刀,割下他的头颅。 鲜血已经浸透了这边土地,到处都是断臂残肢。有些侥幸活下来的建奴的战马,因为失去了主人,而在原地不住的徘徊着。 阵亡的明军们也被妥善安置,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展着。 满身是血的大同总兵杨肇基拒绝了身旁亲兵进城休整的提议,他就瘫坐于地上,眼神空洞的看着建奴们远去的方向。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他防备了半天的蒙古人没有犯境,最后居然是远在辽东的建奴潜力突袭,来到了宣府城外。 他此时心中有着压抑不住的愤怒,他想飞到辽东经略的面前,问一问他们到底是如何做的,居然能让这些鞑子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宣府城外。 不过,他的心中也有一丝侥幸。 还好他进京见到了皇帝,皇帝也听取了他的意见,为宣府派了驻军。倘若今日的宣府城外没有这些京营士兵,那现在的宣府想必已经是一片人间炼狱了。 也幸好他昨日突然醒悟,将张家口堡外的准军一分为二,将两万明军派到了宣府城外驻扎。 倘若今日要是没有这两万明军,即便是他听到消息后,即刻率军来援,宣府城中的百姓们定然也会遭了建奴的毒手,更会让大明沦为耻辱。 堂堂天朝上国,居然被建奴打进了京师的门户,宣府城中。 不过还好,他守住了。依靠着这些悍不畏死的儿郎们,他率军挡住了这些建奴鞑子的铁骑,他没有让身后的百姓们失望,他成功挡住了这些建奴鞑子。 "大人,您没事吧。" 正在愣神间,同样满身是血的黄得功来到了杨肇基身旁,同样是毫无力气的瘫坐在地上,有些贪婪的呼吸着空气,享受着侥幸活下来的喜悦。 "没事,虎山你怎么样?" 杨肇基被黄得功的话给唤过了神,带着一丝关心,看向了一旁的黄得功。黄得功不愧是京营虎将,今日杀敌颇多,极大的振奋了军心。 "没事,后背被砍了一刀,没什么大事。" 黄得功狞笑一声,丝毫没有将背上那道有些狰狞的伤口当回事。 的确,与性命相比,些许伤口就显得没有那般重要了。 他们二人是侥幸活了下来,可是还有太多明军在刚刚的厮杀中丢掉了性命,将自己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宣府城外。 "都是我大明的好儿郎啊。" 杨肇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他有些想哭,几千明军就这般丢掉了性命? 黄得功的脸色同样暗淡了几分,的确是有些太残酷了。 "让巡抚大人来主持后事吧,让受伤的将士们尽快得到医治,让阵亡的儿郎们得到妥善安置。" 杨肇基张了张口,最后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此时的杨肇基自然不清楚,早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宣府巡抚解经邦便昏了过去。 ... ... 深夜的紫禁城静悄悄的,如往常一样,除了偶尔传来的脚步声以及小声的叮咛声,这座偌大的古都再无一丝声音。 但是今爷突然出现的几道惊慌身影打断了往日的沉静。 "人在哪?"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神色紧张,在前方小太监的引领下,快速的朝着宫门走去。 "还在东华门外。门外的羽林左卫已经验证过身份了。" 在王安的身旁,有一名太监恭声回答道。 一想起刚刚这名太监对他言说的那几个字,王安心中的不安更甚,径自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再快点。" 王安不住的催促前方引路的小太监,全然没有往日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稳重。 等到了东华门的时候,王安发现果然门口已经聚集了数十名太监。 "门外何人。" 王安强行镇定下来,向门外问道。 "臣,羽林左卫张世泽。" 门外之人听到有人询问,便自报家门。 "原来是世孙,奴婢王安。" "身份都验证过了吗?" 不等张世泽回答,王安便急忙开口问道,事关重大,容不得他们闲谈。 门外的张世泽也知道事情紧急,没有跟王安做多余的客套。 "王公公放心,末将亲自查验过了,的确是京营中人,并且还有宣府的公文。" 听到这里,王安只是略微思考了片刻,便令人放下一个篮子,扔到门外,将门外的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