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浅愁的毕业季,但在距离百余里的泾阳,却是热火朝天的丰收季。
今年天公作美,虽然没有赶上绿肥的使用,地里的产量也让人满意。
全家老小齐上阵,以最快速度抢收、抢晒、抢入仓。等到粮食装好进入地窖,靠天吃饭的黔首们才松了口气。
这下就算是连着下几天大雨也不怕了。
当淅淅沥沥地雨砸在屋顶上时,他们甚至还能笑呵呵的谈笑几句:
“多亏了里正带回来镰刀,割起麦子来可很快,手握着一拉就是一大把,一拉一大把,没几天就把家里的庄稼都收了。”
“我大父说今年的雨比去年下得早了十天,要不是有镰刀,可不是正赶上咱们晒粮食的时候嘛。”说话的人一脸后怕地拍拍胸口。
“什么?竟然比去年下雨早?!”
“可不是,我大父是咱们村年纪最大的人,他说的话能错吗。”
其他人齐齐摇头。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老人就代表着丰富的经验,对靠天吃饭的农人来说,这些经验就是全家最宝贵的财富,所以才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之说。
这里是后头村,因为在一棵大树的后头而得名,也是成武侯王翦几千户食邑中的一份。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炼铁厂造出铁镰刀供给咸阳后,多余的部分第一时间分配到这一片。
一个男人蜷曲五指,做出抓握的姿势,掌心仿佛还残留着镰刀我在手中的触感,粗糙又安心。
他忍不住想:如果我家能有一把那样的镰刀就好了。
“谁不想呢,这是能当传家宝的宝贝。”
“如果我家有一把,我一定要把它放在牛圈里,它跟牛一样宝贵。”
耳边传来一句句附和声,男人才反应过来,原来刚才他因为太想镰刀,无意中把想法说出口了。
他想再说几句,但又想到这样的好东西,连跟秦吏租借都要是一袋粮食,真要带一把回家,恐怕得付出全年收成的一大半。
要是有法子,能不用粮食就能得到镰刀该多好。
给人当牛做马他都愿意。
咣——!
咣——!
咣——!
穿透力极强的锣声穿过雨幕,直直传入他们的耳中,所有人都刷地站起来。
三声。
这是关乎全村未来的大事,才会有的信号。
“发生什么事了?”
“难道有盗匪来抢粮?!”
“呸呸呸,坏的不灵好的灵!你闭嘴,别说话!”
“不会吧,武成侯就在十几里外,军队来来回回多少人呐,哪还有盗匪敢过来。”
“走走走,去看看。”
说话的人带头走入雨幕,其他人也纷纷跟上,脚步匆匆地往祠堂走去。
……
到了祠堂,里正和村中年纪最大老翁都在,正红光满面地说着话。
众人一瞧,看起来不是坏事。
“当然不是坏事,那是好事!大大的好事!”
里正情绪激动地站起来,中气十足,声音洪亮:
“咱们就要有属于自己的,镰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