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校不同,企业发射卫星是从自己账上花钱,所以是能省就省。 高校参与的卫星项目很多是国家牵头、高校参与,大多时候不会出发射费用。 所以民营航天对高校的吸引力是能够自由享受载荷重量和轨道,不需要考虑拼团带来的额外因素。 大约一周过后,新远宇航与四家企业一起签订了发射合同。 四家一共大小9颗卫星(含子星),总重620公斤,全部是在SSO轨道运行,将使用新远一号丙型火箭发射升空。 这些基本都是原本要使用长征六号的卫星,现在全部因为价格倒向了新远航天。 事实上,国内目前打SSO轨道的火箭有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二号丁三种,运力在2到4吨不等,一次发射是真的贵,只有国家级以及军事卫星能享受他们。 长征六号就是为了更偏向民用的企业和高校准备的,专门服务“价格敏感型”客户。 更有实力的的都去选现役的长二长四了,谁等长六? 所以新远一号改型成功用更低的价格吸引到了客户,平均每家能省下六百万以上,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少的钱。 9月中旬,在确定了发射时间和方案后,新远宇航低调低对外公开了首次的商业发射订单。 处于保险和卫星的适配考虑,此次发射将在11月进行,对外披露的发射单价是……4.9万元一公斤,总发射费用3000万。 实际上单价是4.2万左右,不过谁会嫌以后挣钱多呢? 要知道长六以后对外销售载荷的单价都是8万起步,现在新远宇航对外的报价都低了至少40%。 火箭价格低倒不需要担心扰乱市场,毕竟航天现在稀缺的是火箭不是订单,而且不同火箭、不同载荷、不同轨道都有自己的报价,不可一概而论。 此时新远宇航在火箭发射后热度已经降了下来,但当这份商业合同签订时,还是悄悄冲上了热门。 普通人对3000万没概念,只会理所当然的感慨航天真花钱。 但对于航天从业者和爱好者来说,看到这条新闻就十分惊悚了。 尤其是八院,这天早上大家都在有条不紊地陆续上班,突然有人喊道: “那个新远航天抢咱生意了,深城的企业找他们打卫星去了!” 刚坐下喝茶的八院副院长何倘听到这句话,不解地发问: “哪儿的消息,我们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院长,刚刚新远宇航官网发的,部分合同跟签约仪式照片都放出来了。” 何倘这才顿觉不妙,赶忙来到那人身边看着电脑上的内容。 合同上的公章都写的很清楚,就是原本意向搭载明年长六首飞的几家企业。 他并没有多少被抢生意的愤怒,反而觉得十分奇怪,八院和靠着订单吃饭的私企区别还是很大的, “11月发射?我记得那个新远一号只有几百公斤LEO运力,太阳高轨根本打不了多少,这也发射不上去啊。” “好像是有了改型,这次足足要打620公斤上去,跟咱长六差不多了。等等,官网有这个火箭介绍,院长您看。” 几番操作后,何倘跟着闻声过来的几人一起凑在屏幕前,细数着新远一号丙的公开参数。 每当眼神掠过一行数字,几人就要发出疑惑。 “芯一级一台K120、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长六用的YF100也是。” “芯一级3.5米直径,二级、三级2.5米,长六也是,不过是换了3.35米直径。” “700KM的SSO运力770公斤,嗯,用煤油机差不多。” 你一句我一句的总结下来,众人得出结论:这分明就是翻版长六嘛! 何倘并没有被抄袭的感觉,只是觉得新远一号丙的定位和长六几乎一模一样。 再一看发射报价,他顿时松了口气,然后又觉得有些不对。 “3000万美刀虽然高了些但首发也正常,不过那些老抠怎么舍得多花钱?难道就为了多抢点时间? 但是民营企业这两個月就要打一发,连测试流程都走不完吧,怎么看也不靠谱啊。” “院长,不是美刀,是人民币,3000万人民币。” 有人小声纠正何倘的错误,后者愣了一下然后重新回到屏幕前,好半天后拧着眉毛怪叫起来: “3000万?3000万?这是亏了血本吧!” 不怪他如此震惊,长征六号一发的发射费用现在估计是1.6到1.9亿,与此对比新远一号丙的价格低的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