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撞车(1 / 2)

“方案一能在3个月内就制造出第一枚火箭,几乎没有任何新技术,方案二至发动机和箭体一起,最少用两年时间制造出第一枚样箭。”

“那这可不就是只有方案一吗!”

林炬抱怨道,他刚被方案二打动,就被浇了盆冷水。

方案二好啊,一次性满足了5米直径大火箭、可重复使用、CBC构型有超重型火箭潜力三个优点,还顺便能开发新的大推力发动机。

当然现实也是残酷的,以升级后的基地以及科研力量都需要两年,时间上是绝对不够。

况且H1航天飞机的制造也需要很多时间,方案二很完美,但是需要等等。

而且火箭设计是靠工程师自己解决的,没有系统方案自带的超高可靠性,显然方案一最稳妥。

安德罗夫的意思也同样如此,不过他将方案二拿出来,则是希望将其作为一个长期项目。

方案二才是未来。

系统的研究所任务里,又增添了几個新名录:

【任务:新远二号火箭研发……】

【任务:新远三号火箭预研……】

捆绑型3.5米直径系列是新远二号家族,5米直径是新远三号。

新远一号的改进型号分别给了甲乙丙三个后缀,以用来区分。

……

9月,大学的新生季。

今年的南方机械学院,开学季是格外的热闹。

虽然发射卫星的壮举有点迟没能改变今年招生,不过前来报道的新生可比以往兴奋得多。

无良校领导专门让人做了枚新远一号模型竖在学校大门的正后方,特别显眼。

迎新的宣传栏内容大半也都是新南一号卫星,一个400公斤的小卫星衍生出了两列100米长的宣传内容,也是难为宣传部了。

卫星项目的主力电子学院热度最高,系主任看着一个个送上门的新生脸笑得跟菊花一样。

有卫星的高校不少,但是辣么大(张开双臂)、辣么重的卫星,还是自研(合作)的火箭发射上去的,放眼国内,有吗?

即使科学意义有限,南机院也算在省里挂上了号,倾斜的资源必然更多。

同时也坚定了他们抱紧航天新发展道路的决心,借着新生典礼之名把林炬请了过来。

在学校里一贯默默无闻的林炬突然要在几千人面前演讲,心里还是非常激动和有些害怕的,这可不是厂里那几十个工人,台下都是黑压压的一片啊。

好在系统加身的林炬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也没整什么花活,就照着校方提供的稿子念了一遍,中规中矩罢了。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肉戏在后面。

在参加了南机院关于卫星科研成果的分析会后,周瑞、童培强等人拉着他一起顺理成章的吃饭,这才谈到正题。

“林炬,你可真是害苦了我们啊。”

童培强一坐下就唉声叹气的样子,林炬也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

林炬一口气几乎将南机院校办工厂一半的精锐全部挖走,确实有点不道德,他也自知理亏。

不过学校显然不是想兴师问罪,这一点他也心知肚明,干脆顺着往下说:

“童主任,这些优秀专家在哪里都是效力,以后你们需要做什么,新远都能提供帮助。”

此话正中童培强的下怀,他是代表学校来联络感情的,目的当然是和企业建立良好联系。

实际上国内的高校教育体系有点不正常,因为社会上的企业工厂一般都自成体系,往往毕业的学生都无法直接进行工作,几乎要从头开始工厂学习。

而学校也没有企业的技术和资金保证自己时刻处于技术前沿,所以非常热衷于校企合作,或者说自办工厂。

部分高校的附属工厂实力确实处于行业尖端,不过这往往会因为高校精力有限经营不佳,所以高校其实更愿意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搞技术。

现在他们就是打的新远的主意,尤其是航天,无法质疑的尖端项目,一旦做出成就那就是全国都数得着的尖尖。

南机院的想法是想投资新远宇航,直接将其作为科研实力的一部分,这当然被林炬否决。

但林炬同样也觊觎南机院,虽然不是顶尖高校,但能有学术圈的门路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最后他提出建议,让学校有能力的教授专家都去公司的研发部挂职,同时每年能接受一定的优秀实习生。

至于共同的研发成果,则南机院拥有无偿的使用权,,具体情况根据实际而定。

南机院接受了这个协议,也成为了新远宇航的第一个正式合作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