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曦,杨柳垂丝。
杭曜的马车还未到太学门口,他便透过掀开的布帘看到不远处人头攒动。
马车停好后,他下车先行走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面前行礼问好。
这位是孙博士,原是翰林学士,学识渊博,后因年岁已高,无心政事,自请到太学教书。
孙博士捋着胡须道:“初辰,你可知那边是怎么回事?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杭曜自然看到是那个手抓饼的小食摊,正组织语言准备向他解释时,孙博士的随从从那头跑了回来。
“官人,问清楚了,是个卖吃食的小摊,学生们正在排队买一个叫青团的点心,说是专门为清明节做的。”
一听到吃食,孙博士态度一变:“青团?老夫倒是从未听过,你怎么不买几个回来?”
“我问过了,”随从挠挠头,“那卖青团的小娘子说现下几笼不够卖了,要买得等重新做,不知道还要等多久咧。”
孙博士略微遗憾道:“如此那便罢了。”
他一个先生要是学生们一起抢吃的,更加不成体统了。
“初辰,我们一同进去吧。”
杭曜应了一声,远远看了小食摊一眼,只看到一大片浅灰襕衫的背影。
那头的学子们完全没有察觉到身后两位博士幽幽的目光,他们一门心思盯着温娘子面前的蒸笼。
“别挤啊,后来的请自觉到后面排队。”
“温娘子,千万给我留一份啊。”
“张兄,你忒不厚道,来了也不喊我一起。”
听着后排各种抱怨的声音,马上就要轮到的秦迁和曾年心中窃喜,幸亏他们来得早。
前方又走了两个人,秦迁突然睁大眼,诧异道:“斋长,你怎么也来了?”
吕天川回身,神情略显尴尬:“二位兄台,早啊。”
曾年道:“吕兄不该是在家用过早饭才来的吗?”
“吃是吃了,但一闻到温娘子食摊的香气,又觉肚中饥饿,所以……”
秦迁和曾年了然一笑,理解理解,他们都是过来人啊。
其实他们都未吃过青团,但一看到那深绿如碧玉的颜色,直觉一定好吃。
好不容易轮到他们,他们把每种口味各要了一个。
青团还是温热的,表面刷了一层熟油,颜色显得更加莹亮。糯糯的表皮一戳凹陷下去,随后还会弹回来。
“呜呜……好险好险。”秦迁是最急切的那个,他也不知道哪个是什么口味,一口咬到流心的芝麻馅儿,幸而用油纸接住了,不然馅料掉地上他要心痛了。
芝麻馅儿不仅口感湿润,还有微微的颗粒感,满满都是芝麻香。
曾年则对荠菜肉的青团赞不绝口,深绿的外皮包着嫩绿的荠菜,一整个绿团子。荠菜吸油,和猪肉搭在一起绝配。
“我们应该多买几个的。”吕天川刚吃完一个笋丁肉的青团就后悔了。
秦迁连连点头:“说得太对了。”
然而等他们回头发现得重新排队,而那队伍又老长时,顿时追悔莫及。
温仲夏和徐袖一整个早上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收钱的重任完全交给了温孟冬,小家伙数钱都要数得手抽筋了。
温仲夏还是低估了大家对青团的热情,昨儿准备好的面团、馅料,早上就全卖光了,还有不少人没买到。
等到学生散去,两大一小坐了好一会儿才稍微歇过神来。
摆摊赚钱,但也是真累啊。
“阿姐,”温孟冬把钱匣子抱过来,大眼睛忐忑地眨巴眨巴,“后面付钱的人太多了,有几次我来不及数。”
“没事儿,你已经很厉害了。”太学的学生素质大部分应当是可以的,故意少给钱的人不会太多。
看到满满的铜钱,温仲夏感觉手酸腰酸瞬间好了大半。
她决定明天卖的时候每个人限量,不然有些人一买十个,很多人都尝不到,不利于扩大食摊的知名度。
这天回去,温仲夏马不停蹄地准备了比前一日多一倍的食材,定要让更多的客人品尝到青团的美味。
对于学子们来说,好消息是温娘子说今儿的青团做了很多,坏消息是每人每次最多买四个,要想再买重新排队去。
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杭曜在走廊解答完学生的问题后,快步回到斋房。
一跨过门槛,就听见孙博士和杨学正站在书案边叽叽咕咕。
“初辰你来了,”杨学正瞧见杭曜的身影,笑问,“你吃过青团吗?”
杭曜放下书,扫了眼他二人手中的油纸包,道:“并未。”
孙博士没什么别的爱好,唯独爱嘴上一口,此时捧着油纸包,喜滋滋道:“这是学生买来送我的,初辰你是知道的,我从来不收学生的礼,但是四个小点心算是学生一点孝心,我就勉为其难收下了。”
杭曜望着他笑得皱纹都深了几分的脸,一点都不勉为其难吧。
杨学正道:“我是让随从去买的,排了老半天呢。”
“初辰可要尝尝?”他把油纸包往前递了递。
杭曜看了一眼,碧绿色的团子好似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