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虫大动,这才厚颜登门。” 他顿了顿,复又情真意切地说道:“说来惭愧,在下曾于京中礼部任职,于祭祀之礼略通一二,却是孤陋寡闻,竟从未听过有以大枣为祭品的,这才冒昧请教,唐突之处还请见谅!” 枣妪静静听完,这才慢悠悠地道:“老婆子不过是个乡野村妇,哪里懂什么祭祀之礼。昨个儿是我那亡夫的祭日,因为家中穷困,无钱置办酒肉,便只好摆上些家里自产的大枣供奉他罢了!” 说到此处,这位老妇人抬头看向院中的枣树,神色中有着淡淡的哀戚:“说起来,这两棵枣树还是亡夫在生前亲手种下的,可惜没等到结果,他就撒手而去了,这一转眼已是三十一年过去了。” 从远远看见这处宅院开始,齐敬之就暗暗开启灵窍,凝神感应周遭灵气的流转变化,只是除去两棵枣树周围木气聚集、气息颇为清新之外,并没发现什么异常之处。 自枣妪开门出来,他便将视线从两棵枣树移到了对方身上,对方也确确实实只是个风烛残年的老妇人罢了。 然而齐敬之敏锐地觉察到,当枣妪看向枣树并提起亡夫时,那两棵枣树的气息忽生波动,就好似一粒雨珠落入湖中,激起了一圈圈微不足道的细小涟漪。 只是没等齐敬之仔细感应,一旁韦应典身上的气息突然剧烈起伏起来,打断了他对枣树异动源头的追索。 这倒不是韦应典这位原礼部郎中隐藏有修为在身,而是他在听到“三十一年”这几个字时,心绪骤然纷乱不宁,连带着体内气血也随之大起大落起来。 “三十一年前的昨日么……” 韦应典的语调之中都带上了一丝颤音:“敢问尊夫故去的年月时辰是不是……是不是……” 他嗫嚅了半晌,才吐出一个年、月、日、时来。 枣妪听了,脸上就有些迟疑,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客人是如何知道的?” 闻听此言,韦应典的脸色就有些苍白,摇摇头没有回答。 他呆愣愣地盯着枣妪瞧了半晌,又猛地惊觉,移开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少年刀客。 齐敬之心思剔透,见韦应典这副模样,哪里还猜不出他方才所说应就是自己的生辰,老妪的亡夫身死之日,便是韦应典降生之时! 念及于此,少年不由得嘴角微翘,低声赞叹道:“若是真如韦兄所想,当年种下这枣树之人定是一位身无恶业、心不染尘的在世圣贤!” 韦应典一愣,连忙压低声音问道:“老弟此话何意?” “韦兄,据我所知……” 齐敬之才开了个头,忽又顿住,笑着摇头道:“不过是有个不成形的念头,我也不知究竟对不对,韦兄无需在意。今日这事太过惊世骇俗,到底如何处置,还是由兄台自行决断吧!” 其实少年原本想说,死灵需先在黄泉中洗去一身红尘业力,才能挣脱束缚、飞入轮回,枣妪的亡夫才一身故,你老兄就呱呱坠地,这衔接得也太过严丝合缝。 可他转念一想,自己于轮回之事不过是道听途说,并不清楚其中细节。再者,总不能自己做不了无暇无垢的圣贤,就认为他人也做不了吧? 总之,在自己不懂的事情上,还是不要贸然开口的好。 韦应典的心绪早就乱了,见少年不肯说,也无心再深究,伸手在全身上下掏摸了半晌,取出许多散碎银子来。 他又回头瞪向自家的小厮,呵斥道:“傻站着做甚么?还不把身上的钱都给我!” 只看这个小厮的年纪,便知他不是陪着自家老爷一起长大的那种心腹伴当,怕是并不清楚韦应典的生辰八字。 这小厮原本便听得一头雾水,此时就更加迷糊了,却也不敢违逆自家老爷的意思,老老实实掏空了身上最后一个铜板。 韦应典将这些银钱归拢在一处,双手捧着递向枣妪,满脸歉意道:“今日出来得匆忙,身上只有这些……” 枣妪看向韦应典的眼神里又惊又疑,甚至带上了一丝警惕:“这位客人,老婆子先前就说过了,若是路上饥渴,摘几颗树上的枣子吃便是,只是这两树枣子已经有人定下,并不向外售卖。”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不但是枣子不卖,这两棵枣树是我那亡夫亲手栽下,就更不能卖了!”.. 韦应典连忙摇头:“我不买枣,更不买树,不过是见老人家孤苦无依,却能怜悯我等过路之人,不由心生感佩,故此略进薄礼、聊表寸心,还请老人家莫要推辞!” 枣妪闻言,愈发疑惑不解。 她上前几步靠近了院门,仔细打量韦应典片刻,确信并不认识此人,当即缓缓摇头道:“你这客人好生奇怪,几颗枣子又不值得什么,却平白无故要送这么多钱给我,老婆子可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