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贾师宪黑子落下。 京州城外,也传来悠扬的号角声,似乎正在爆发着小规模的接触战。 秦渊拈子老老实实将星位的白角长出,看似笨拙地应了一手:“贾大人误矣。” “兵事即国事,当用兵以正,破敌以奇。” 说话间。 一直紧闭的城门也打开了,快马奔出去了一队人手。 似乎是在接应什么人。 贾师宪头也不抬拈起一子,笑道:“弃城而战可不明智啊。” …… 金明寨。 燕策天正与众将商讨破城的方案。 一名亲兵奔了进来,掩不住满脸喜色:“王爷!京州城里的乌龟出来了!” “什么!”燕民世一下子跳了起来。 “怎么可能呢?放着坚城不守,跑出来做什么?此中定有蹊跷!” 他们为了围困江州,特意在城南和城东修建了金明和定川二寨,由秦王燕策天和李士彬分别带人驻守。 京州西面是大江,东面、南面都是平原,城北靠近烈山支脉,地势崎岖,不适合扎营。 为了防止朝廷派人求援,叛军逐日派出游骑在城北巡视。 没想到李士彬军的骑兵却捕到一条大鱼,城外竟然有十几辆大车的物资正悄悄运往京州北门。 李士彬当机立断,出动骑兵拦截朝廷的车队。 不知道车上究竟装载了什么物品,看到车队遇袭,一直在京州龟缩不出一副死守耗死你样子的朝廷军队,居然派出了一支千人队接应,拼了命也要将大车抢回来。 李士彬派出去的偏将接到敌人的讯息,立刻出兵猛扑京州北门,截断朝廷军的退路。 朝廷军见状顾不得入城,护送车队一路向北逃窜。 亲兵如是说道:“这些人跑得很快,见我军断其后路,立刻北遁。” “李将军担心敌寇使诈,只敢袭扰,不敢追击,接战中侥幸抢得敌寇大车一辆。” “士卒掀开车上的油布,只见里面放着数十根铁枪一般的巨箭,尾部是铁制的翎羽。” 众人都是军中宿将,一眼看到,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有人叫道:“一枪三剑箭!” 燕策天脸色冷了下来。 一枪三剑箭因一次发射三支而得名,这种铁制的巨型弩箭只有一种弩机可使用:三弓床弩,俗称八牛弩。 八牛弩最大射程超过三里,超远的射击距离和极强的力道,一直以来都是大周的守城神器,曾经靠此多次击杀匈奴大将。 由于制作极为复杂,产量很低,大多部署在边境抵抗匈奴和吐蕃。 不知道这些八牛弩是从哪儿运来的。 若是在京州城头出现,不知道会给攻城的军队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燕策天当机立断,下令李士彬全军出击追击,务必要将车队劫杀。 但华子健兵败的阴影尚在,他也不敢太过托大,担心是敌寇的诱敌之计,只好自己也倾巢而出从旁策应。 得了燕策天的命令,这些日子连战连胜的李士彬,当即不再克制,倾尽全力追击向北逃窜的车队。 只要固守,便能中心开花! 这一追便是四十里,一头扎进了好水川。 好水川之战的计划是秦渊提出的,计划以神策军全部主力,在野战中先重创秦王叛军一部。 毕竟久守必失,迟则生变,谁也不知道城内的人心会如何动荡。 早上燕姣然的敲山震虎,就是为了震住城中的宵小,好为李药师的作战争取时间。 好在神策军的人马并不多,京州城内包括民夫在内足足有三十万人之多,少了七八千人,一时也看不出虚实来。 只要速战速决,就能在所有人回过神来之前,完成战斗目标,撤回城中,城内城外根本来不及反应。 秦渊挑选的战场——好水川,位于京州城北四十里。 京州城北说是山地,其实是高地,来自烈山余脉的雨水长年冲刷,在平原上留下一个巨大的扇形冲积区,三十多里范围内的地形沟壑纵横。 最主要一条被称为“好水川”,说是川却没有水,川中宽度不过一百余步,深度却超过两丈。 此时神策军最为精锐的八千人,就在川中等候着李士彬的到来。 好水川地势崎岖,李药师以八牛弩专用的一枪三剑箭为诱饵,引来定川寨的李士彬,一入川口,就分成数路佯作逃窜。 李士彬果然上当,他根据车辙、足印,以及路旁抛弃的大车判断,敌寇有车十四辆,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