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时机。 以至后来付出了何等惨痛的代价…… 国家与民族大义之前。 在内战中表现稀碎,战斗力堪比弱鸡的军阀部队,近乎人人奋战,舍生忘死,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真正意义上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一条条的防线。 反倒是他的中央军,表现各种拉胯,辣眼睛。 与其让这些人倒在内战的战场上,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去为国而战,为民族大义而战? 前世有倭寇逞凶,大周有匈奴觊觎。 此情此景,何等的相似。 内战的结果,大多数时候,都是给了外族可乘之机。 西晋八王之乱是如此。 唐末是如此。 明末依旧是如此。 清末又何尝不是如此? 团结统一的华夏大地,普天之下,无人可与之匹敌! 秦渊叹了口气解释道:“虽然表面上看,可以借着秦王的叛军,消灭朝堂内,地方上的势力。” “有利于让这个蠢娘们更快更简单地掌控大权。” “可问题是,你让叛军四处流窜,烧杀抢掠,将战火烧到大周各处。” “惹得境内大乱,百姓流离失所,你就算收复了地方的权力,又有什么用?” “百姓还剩下多少,重建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根本就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更何况在大周之外,有匈奴,有吐蕃,有高丽!” “这些个外族无不是狼子野心,逮着机会就上来咬一口。” “若是他们趁着大周境内乱七八糟的时候犯边,你该怎么办?” “调走围剿的军队去抵御外族,又给秦王喘息之机?” 秦渊看着明栈雪,恨恨道。 大傻子崇祯就是如此。 既没有把女真收拾彻底,又没把李自成彻底剿灭,最后落了个自缢的结局。 何等的凄惨。 在前世,这样子被人捡便宜的案例,数不胜数。 这一番话,让燕姣然呆若木鸡,惊骇莫名! 朕又错了啊…… 朕确实是想当然,想得太简单了。 她只看见眼前的局势,却完全没想到在外侧虎视眈眈的异族。 看来必须要给秦王致命一击了。 朕回去就让李药师领军出征,务必要将秦王之乱的祸患消弭于萌芽之间! 幸好有这个狗男人在,否则,真要是给了外族机会。 朕哪还有脸去见父皇和亚父呐…… 燕姣然暗下决心。 而后,又听得秦渊一声长叹道: “蠢娘们这样操作,内耗的只是大周的国力罢了。” “她是天子,手握大义,要收拾这些人,有的是办法,何必选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呢?” 不过,燕姣然可不会就这样认错! 她反倒强词夺理,嘴硬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 “但是现在京州的禁卫大多深受右相杨英广的恩惠,掌握在他的手中。” “地方势力更是对陛下阳奉阴违,这些人对朝廷并没有什么帮助。” “清理掉这些害人虫,不是应该反倒提升了大周的国力么?” 秦渊这回却没有卖关子了,反倒笑了笑说道:“这就得从国运论讲起了。” 国运论? 燕姣然又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名词,当即竖起了耳朵。 “娘子,我先问你个问题,你好好想想,然后我们再讲讲这个国运论。” “你说。” “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现象一遍遍在中原大地上重复?而历代王朝的寿命普遍不超过三百年?一代一代王朝更替,真的是五德相克天道循环吗?” “为什么王朝开创之初,总是君王英明,历经两到三代帝王往往能达到国力顶峰的盛世,而接下来便是数代君王昏聩无能,最终权柄操于外,直到亡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