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 又出什么事情了。 莫非是粮食又不够了? 可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又不是神仙,不会撒豆成兵,不可能凭空变出粮食啊。 该认捐的粮,他们也捐了。 该认捐的糠,他们也捐了。 陛下啊,臣等真的已经被掏空了,是真的无能为力了……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宛若木头人,直勾勾地站着,一言不发。 燕姣然扫视一圈,众人的神态尽收眼底,心中的寒意更盛,冷笑道: “左相,赈灾的事情,你们商讨了一夜,可有结果了?” 左相孔令达早有准备缓缓而出,忙不迭道:“臣等商议一夜,安置流民,赈灾共计三策。” “其一,继续开仓放粮,施粥保住灾民之性命。” “其二,流民中多有泼皮盗贼,臣等建议陛下调京州守军,协助衙役镇压。” “其三,以灾民治灾民,从一众流民中选出身负威望者,由这些人兼管粮食,去给灾民施粥,这样一来,朝廷的压力也会减轻不少,可以腾出手去做更多的事情。” “陛下,以为这赈灾三策如……” “蠢!蠢到家了!” 孔令达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女帝打断了。 其音清脆娇美,中间却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呃……” 孔令达一时语塞。 燕姣然火力全开,怒斥道:“朕也就是看在你们都是大周元老的份上。” “否则,定要把你们全都拖出砍了!” 闻言。 孔令达脸色一沉。 赈灾之难,向来是历朝历代都躲不开的大难题。 而这三个对策,乃是他们这些反复推敲才定下的,放眼诸多前朝,也绝对是良策了。 他从政一生,处置过无数灾情,大抵都是按照这样的办法。 这女昏君竟然大骂愚蠢? 他压着怒气,拱手道:“陛下,历朝历代治灾全都大抵如此。” “为何陛下说此策愚蠢?” 燕姣然无奈地摇摇头,原来自己手下都是这般酒囊饭袋。 “左相,朕问你,朝廷赈灾的目的,是什么?” 孔令达疑惑道:“为了解决灾民的问题,让灾民吃饱穿暖,同时彰显陛下体恤万民的隆恩。” 燕姣然点点头:“那如果朕告诉你,这不是彰显恩德,反倒是在危害社稷呢?” 什么?! 孔令达大惊失色。 危害社稷? 谋国之策,何来的危害? 这女昏君,是不是鸡蛋里挑骨头,想要整人? 堂上的文武百官,此刻也是瑟瑟发抖。 这陛下玩真格了啊。 一上来就拿左相孔令达开刀,他可是先帝托孤的重臣呐! 莫非她不修仙了,准备励精图治,整肃朝堂了? 想当初权倾一时的张江陵,就是被女帝以这般雷霆之势,打了个措手不及,短短三天内就黯然倒台,含恨而终,牵连党羽数百人。 如今这情形太相似了! 念及此。 众人缩了缩脖子,头垂得更低了,生怕躺枪。 燕姣然更气了,娇叱道:“一群酒囊饭袋,朕养你们有何用!” 孔令达十分不甘,“陛下请你说说,这法子,怎么就危害社稷了?” “老臣为官一生,治灾无数,从未出过什么大纰漏,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休怪老臣不留情面。” 燕姣然笑了笑,慢条斯理地说道:“这赈灾三策,前面两条就不说了,自古便有例可循。” “问题在于这第三条,灾民治灾民!” “对策好是好,可是时机不对,若是用于治理南荒等地还行,可用在京州的灾民身上,只有一种结果……” 孔令达目光一凝:“什么结果?” 燕姣然冷笑了几声:“若是朝廷选了威望之人当灾民的领袖,恐怕要不了多久,这帮人就会在灾民的队伍里开始作威作福。” “毕竟他们手里握着粮食分配的权利,又有朝廷的支持,岂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其二,此三策华而不实,朝廷消耗掉无数钱粮,除了能让灾民饿不死之外,还能解决个啥?” “这帮灾民什么都不做,就能吃到粮食,长此以往,必生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