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实在人,撸起了自己蟒袍的袖子。 骂不过,动手应该没问题吧!? 就在含元殿即将发生斗殴的时候,兵部右侍郎李澄光及时开口,避免了这位御史的血光之灾。 “廖御史所言诧异,难道吴王非天子血脉乎?!” 李澄光一句话就让这位廖御史闭口不言。 吴王当然是天子血脉,既然是天子血脉自然有当选的资格。 别以为这些御史和言官都是好人,相比于一般的事务官,清流的平均道德水平确实要高一些,但不代表他们都是无私为国之人。 很多的言官御史不通世务,为骂而骂,也就那样! 就在众人以为到此为止的时候,突然宗室之中有人开口道,“本王以为,临淮老王爷之孙,朱选基,少年奇才,有圣明之主的潜质,本王推举朱选基为新君。” 这一番操作可把在场众人都给雷到了。 虽然大行皇帝朱瞻坤没有子嗣留下,但是先太宗文皇帝尚有皇子在世。 太宗一脉尚未绝嗣,你支脉跳出来算怎么回事?! “胡说八道!简直是胡说八道!” 户科都给事中立刻开骂了,他们官不过七品,但手中之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抗衡尚书,掌管侍从、规谏、稽察、补阙、拾遗等事 乡试考官、封驳诏旨、监察六部、参加内阁及六部长官的廷推、廷议、弹劾百官都是他们的职权之内。 一个都给事中若是外任正四品的上州刺史,甚至有着官升六级,势减万分的说法。 “如今尚有太宗皇帝子嗣在朝,为何需要从其他分支选人?!” “原本该是大行皇帝之子继位,但大行皇帝无子,自然是从同辈中人挑选,难道临淮郡王之孙不是太祖血裔吗?!”这位宗室不知道是受了什么人挑拨,上头了! “呵呵……可笑至极!莫非你连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都没有听说过吗?!既然大行皇帝无子,自然是该由其弟继承。” …… 一众的朝廷重臣各抒己见,旁征博引争吵了一个时辰有余后,票选才得以开始。 为了公平起见,刚刚主持廷议的钱牧谦不再主持票选过程,改有右都御史、都察院正程青松主持票选。 以蜀王、宋王、吴王、朱选基四人为候选人进行投票。 在场共有六十八人有投票资格,以宋王得票最高、计有二十八票,吴王次之、计有二十五票,蜀王第三、计有十一票,至于动了心思的分支一脉的推举的人选朱选基,就获得了四票。 说实话,但凡是正常人,都不会去投他!怎么算也轮不到他朱选基继位啊! …… 含元殿外,宋问严带领的一票人在被钱牧谦斥责之后,安分了一点,但也在等着廷议结果。 “问严兄,你说,万一推举出来的人选不是吴王,杨清源这逆贼能同意吗?!” 但凡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此刻的太皇太后尚在杨清源的掌握之中。 宋问严神色肃穆,“吾不知权力富贵,但晓一腔热血,不得使奸佞宵小篡位!” …… 含元殿的偏殿之中,吴王朱瞻垕和宋王朱瞻埙以及部分的宗室子弟。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得到了刚刚的廷议结果。 原本心中还要幻想的朱选基此刻正面色铁青。 这个在宗室口中有着明君潜质的奇才,连最基本的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都做不得,还差得远呢?! 当所有人在恭喜宋王朱瞻埙的时候,朱选基自然是想要出口恶气的。 少年人嘛!爱好不就是装杯打脸嘛!? 宋王被推荐为未来的天子,他自然是不敢惹的,这个时候就欺负一下吴王好了。 一旦宋王登基,吴王必然失势,这时候不踩两脚,更待何时?! 朱选基慢走到了朱瞻垕的身旁,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吴王叔,你那位师尊看来也是个废物啊!手握神都十三万御林军的兵权,居然还让这皇位落到宋王叔的头上。” 十三闻言,只是面无表情地瞥了这位年纪比自己还大不少的堂侄一眼。他为人性情敦厚仁和,但是听到有人如此辱及师尊,心中还是有怒火的。 换几天前,现在这个堂侄子恐怕已经被他教育一顿了,要是自家姐姐在这,说不定连老皇叔临淮郡王都认不出自家的孙子了。 不过,现在他已经不是那个可以喜怒有心的十三了。 十三正面没回答朱选基的话。因为他知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