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女生耽美>搞化学的不能惹> 七一一 认钱不认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一一 认钱不认人(1 / 2)

京城的东城,一个小四合院中,几个人正在喝着茶。

不是不想喝酒,口袋里银子不够。

茶是高沫儿,也叫高碎,就是碎茶叶沫儿。

这哥几个都是旗人,原来都是吃“铁杆庄稼”的,现在大清没了。

别说铁杆庄稼,连填饱肚子都难。

旗人吃了两百多年的铁杆庄稼,生生把大清吃黄了。

这可不是瞎说,大清的最后几十年,光这铁杆庄稼就占了大清岁收的四成。

从古至今,没有哪个朝代能用四成的岁入去养一帮闲人。当然,名义上这帮人都是亦民亦兵,战事起时,是要扛着刀枪上战场的。

大清的很多规定挺奇葩的,旗人在哪里就不能随便走动,否则就是违法。

如同靖安周围几个旗的蒙古王爷,只能在自己旗活动,不奉诏出旗即杀头。

所以,王爷之间是绝对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八旗刚入关时,人数就几万人,近亿人口的华夏还是养得起的。

可这几万旗人闲着没事儿,又不能各地转转,除了研究吃喝玩乐,就是晚上使劲儿。

结果,成了两个辉煌,一个是旗人的吃喝玩乐讲究到了一个极致,达到了华夏数千年的一个高峰。

还有一个,人数快速增长,旗人数量增长到了几百万人,吃铁杆庄稼人数量庞大,达到了国家不能承受之重。

“十三哥,这光喝茶肚子饿了!”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陪着笑说道。

被称做“十三哥”的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

缎子面的马褂,瓜皮帽,手指上一个大大的碧绿扳指,显见得价值不菲。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鼻烟壶,用右手小手指挑了一点送到鼻孔里。

“啊嚏!”十三哥打了个大大的喷嚏,人舒坦了。

现在都抽纸烟了,可十三哥还是吸鼻烟,要的就是这派头,就是这身份。

不说别的,就这一个小鼻烟壶也值几十两银子。

“饿了?怎么的?还给你摆四个碟子?”十三哥斜着眼睛说道。

“那倒不是,就琢磨着这事儿搞定了,得出去吃一顿!”年轻的笑着说。

“都别大意,把那二个小姑奶奶看好,咱们的银子就指望着她们两个呢!”

“扎!”几个人一齐应了声。

十三哥叫肇元,是郑亲王一系旁支,家道早已中落。

大清皇帝退位后,他们这一支改姓肇。不改不行啊,真挨揍。

满汉之间,仇恨还是有的。尤其是武昌起义,打着的旗号就是“驱除鞑虏,复我华夏”。

刚开始几年,满人被杀、被打、被抢的可不少。

老百姓是最现实的,以前受你们欺负,现在得还回去。

除了退位皇帝暂时住在皇宫里,没有受到什么冲击。住在外面的可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满人眼皮子活,不吃眼前亏,直接把姓改了,全变了汉姓。

反正长相一样,不说自己是满人,谁也分不清。

爱新觉罗后裔大部分改成了金、赵、罗、艾、肇等。

这姓有意译也有音译。

爱新觉罗在满语里就是金的意思。

至于赵嘛,有野史称,他们这一支祖先是宋朝徽、钦二帝被掳到东北后留下的后代。

旗人入关后,都吃上了铁杆庄稼,谋生的手段几乎没有。

做做苦力、打打短工,挣几个银子填肚子,这些活他们不会去干,嫌丢人。

想做买卖,又摸不到门路,也没什么本钱。

大多数就是坐吃山空,家里值钱的都变卖了,换成银子,过一天算一天。

肇元家道中落的早,早就没什么东西卖了,天天在市井上混。

渐渐的,搭上了一伙汉人。

这伙汉人都是有钱人,专门在京城做生意,不过,捞的是偏门,专门放印子钱。

这几十年,大清的国库空虚,铁杆庄稼也不是准时发放了,经常拖欠。

好多旗人家都是没什么储蓄的,每月就靠这铁杆庄稼活着。

一旦断了来源,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偏偏旗人还讲究,规矩多,也好面子。

首先吃食上就不能亏了自已,吃个素饺子都得十三样馅儿。

什么白菜、木耳、粉条、麻花、黄花菜、香菇、豆腐片、胡萝卜、香菜、鲜姜丁等十几样,缺一样都不行,显得没档次,不正宗。

可家里银子又不够,张嘴借还不好意思。

放印子钱的这伙人就盯上了这些旗人。

馋了,过节了,换季了,想吃点好东西没钱买,不要紧,咱借钱给你。

肇元就是负责打听消息,穿针引线的,顺带着拿点回佣。

这活儿肇元愿意干,每天提个鸟笼子,这里转转,那里转转,轻轻松松就把银子赚了。

放印子钱的人也有自己的规矩,不是什么人都放的。

你家里穷的只剩下一床被子,出门就一条裤子轮着穿,这印子钱你是借不到的。

生意上应急的,给上司送礼的,这些人最好,银子数量大,还钱有保证。

要不家里有古董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