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权落定时站队的做法,为何会偏向晋王府? 想到这里,周乾又在吏部侍郎的名字上,画了一条红线,做上了“察看”的备注。 “说不定只是急公好义,担心静娴丫头走上歪路。” 话虽如此。 周乾又翻了翻奏折里头,却没有看到工部尚书谢长安的名字。 “谢爱卿倒是沉得住气,莫非是猜到了什么?” 谢家乃忠良之后,猜到也不惧。 但越是这样,反倒衬得那些与此事不相干的官员,太过急切想打压静娴丫头,才蹦出来上了这么多折子。 周乾看也未看,继续在这些奏折上批复完“已阅”,便堆到了角落里。 …… 入夜。 灌完一碗驱寒汤的宁无恙,坐在软垫上,望着窗户上正在忙活的剪影,还在脑中构思着,等烧制用的铁器锻造出来,先造哪种样式的琉璃。 万事开头难,应该先从简单的入手。 可顾及着华师的身体,他打算挑战一下。 先制玻璃杯还有观察皿。 依照市面上卖的玻璃盏来看,工艺还达不到他的需求,所以他得复古且自创一下吹制琉璃的工艺。 就像吹制糖人一样。 其实手法倒还好,最主要的是制作琉璃使用的原材料。 而关内道有一处盛产石砂英的矿藏,这些原本矿石开发出来,当然不是为了做琉璃的,而是为了给那些瓦罐茶盏的边沿加入石砂英后,形成铁胎,建盏出窑时,可以镶成金边银边。 这种扣边工艺既可以让那些制地精美,但因边沿失误导致成弃胎的瓷器等物,扣上边后变成新的工艺品,还可以让瓦罐茶盏的身价倍增,但主要贵在工艺和事后的添秞上面,石砂英由于产量大,且用量少,比康王岭南封地的硝石还要不流通,价格也很便宜。 “这个矿是皇家乔家从别人手里买来的私矿,每年开发的产出也不多,最近又丢了皇商之职,与江南造瓷行的生意应该也要黄了,花五万两买这么一个半废的矿场,应该能买下来。” 矿藏一般不让私人开发,可架不住乔家是皇商。 而且只要不是金银铁矿等事关大兴命脉的矿藏,皇家也会适当地给下头人一些好处。 宁家虽不是皇商,但有老皇帝撑腰,他买下石英矿,以后自家生产琉璃,成本价还能更加便宜。 老皇帝不会自己吃独食,吃了肥肉连口肉汤都不给他喝。 “半夜去敲门买矿貌似不太好,我亲自去还会让人宰我,还是让王朝与马阳代我走这一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