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哪能不死人,损失大说明对手是硬茬子,打赢了,更加能够说明斋萨尔穆勇于任事。
只可惜喀喇沁鞑子被打得没了血性,只图自保,根本不愿意去西边跟赫丹巴特尔部恶战。
至于提兵去张家口寻宣大军的晦气,喀喇沁鞑子也只能梦里想一想。
即便是喀喇沁实力最强的共主苏布地都不愿意在春天出兵, 无论斋萨尔穆怎么威逼利诱,苏布地都是想方设法拖延。
这种状况持续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忽然改变了。
变成了苏布地主动集结人马求战,并且请求斋萨尔穆率领四百余麾下督战。
原因很简单,苏布地等等台吉得到可靠情报,宣大、乌珠穆沁联军杀来了,极度凶残, 所过之处人头滚滚,已经有十几个中小部落灰飞烟灭。
秃拉光台吉的部落有控弦人一千多接近两千,弓马娴熟的青壮年不低于八百,在喀喇沁三十六家实力排名第七,居然没能抵挡住一柱香的时间就溃散了。
甚至于苏布地细问秃拉光来犯之敌具体情况时,秃拉光根本说不清楚。
他只知道忽然间千军万马杀来,接下来就是稀里糊涂地跑,队伍跑着、跑着,人马越跑越少。
能够追随他跑来苏布地大台吉这里报信的只有一百多骑。
唉问了也是白问,连敌人究竟是多少,秃拉光的麾下都是众说纷纭,有的说好几千,有的说一两万。
有的没说数字说了一个用汉语词汇表达就是漫山遍野的蒙古语。
斋萨尔穆气得直骂娘,这些怂人如果是他的麾下,他即便不挥刀砍了,也肯定抡起马鞭抽得满地爬。
苏布地和万丹伟征等等都听得云山雾罩。
所以至今为止喀喇沁鞑子和建奴都没法弄清楚黄毅这支兵马有多少,从哪儿杀出来的。
再加上去年秋天有耿章华的五百铁甲家丁助战旗帜鲜明,故而他们一直是认为明军出塞报复。
他们也不是完全晕菜, 冤有头债有主,最起码能够确定投奔林丹汗的乌珠穆沁赫丹巴特尔部骑兵是宣大明军的帮凶。
根据地兵马名义上归宣大总督节制, 兵额已经加到了两千一百。
因为标兵营人马受限于兵额,所以目前只有耿章华的铁甲家丁和两千多兵马隶属于标兵营。
黄毅的兵马编制已经不属于标兵营,而是东山堡守备下辖的九百兵马加上游兵营一千二百的兵额。
但是除了宣大总督,其他的文官武将哪怕是总兵官也指挥不动这些驻防口外的兵马。
耿如杞准备过段时间就给兵部上报,给耿章华升副总兵也就是副将,依旧管辖督标营。
提拔黄毅为一路分守参将,是把兴和城和东山堡重新设一路,还是从宣府七路参将中选一路移驻兴和城, 这得上报兵部奏请皇帝批复。
相对而言加一路参将困难一些,毕竟这最起码要增加三千兵额, 朝廷应该是批准移驻一路参将。
有宣大总督另眼相看好处多多, 黄毅今年能够得到的粮饷、马料和军服、铠甲、武器等等军需以白银计至少七八万两。
他当然打出宣大总督标兵营的旗号大杀四方
宣大、乌珠穆沁联军步步紧逼,简直是欺人太甚,苏布地想要息事宁人做不到了。
如果不给予来犯之敌狠狠一击, 他这个喀喇沁的大台吉就当到头了。
所以他下达了集结令, 通知所有能够联络的部落, 召唤全部青壮年骑士跟宣大、乌珠穆沁联军决一死战
唇亡齿寒,到了不得不战的地步, 阿晕、赶兔、捨剌兔等等喀喇沁三十六家的台吉只能积极响应, 各自抽调部落中的青壮年参战。
黄毅带领兵马往东杀了八百里, 这才想起应该通知赫丹巴特尔共同出兵啊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于是乎黄毅就地安营扎寨, 而且是扎硬寨,派遣一个小旗的骑兵给赫丹巴特尔送口信。
不是直接开口要求赫丹巴特尔派兵参战。
而是告诉赫丹巴特尔,我军计划彻底征服喀喇沁余部,如果有兴趣,可率领人马来分一杯羹。
根据赫丹巴特尔的一贯风格推断,他肯定是乐滋滋集结绝大多数青壮年骑兵来赶参与。
结寨的人手不缺,因为长途转战半个月,俘获的青壮年骑兵有一千多,解放的青壮年奴隶也有这么多。
最让人高兴的是又解救了两千多为奴的汉民。
黄毅之所以决定结硬寨,不仅仅是因为携带了团炮,还是因为考虑到两千多汉民的安全。
目标应该是在二百里外,此处是敌人传统放牧地,黄毅不急于寻找苏布地、万丹伟征、固噜思奇布等等大部落酋长的主力决战。
而是结硬寨住下来慢慢来,吃喀喇沁余部的粮食、牛羊,在他们的草原上放牛牧马,消耗敌方的食物就是壮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