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平府的光头?
朱元璋怎么记得这句话奏折里面没有?
难道是他记错了吗?
不待朱元璋拿起奏折反复查看,站在一旁的朱标开口说话了。
“吴大人,这行凶者的身份奏折中并没有提及。”
“吴大人是怎么在短时间内得知这些消息的?”
闻言吴伯宗将自己从东宫出来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回太子殿下。”
“下官曾提及在城外的破庙内偶然撞到吴王殿下的贴身侍卫白子堂白侍卫。”
“据此下官觉得这个案子吴王殿下也感兴趣。”
“于是下官勘查完破庙后,将破庙内找到的证据、证物给吴王殿下送去一份。”
“这些消息是下官在吴王殿下那里听到的。”
得知允熥早已注意到了这破庙,朱元璋和太子朱标打消了心里的疑虑。
如果行凶者是光头这个事情是吴伯宗从允熥那里得知的话,那这事儿十有八九就是真的。
虽然允熥没有说过,但朱元璋知道允熥手里握着着系统、完整的情报网,有好些事情允熥能早早的收到消息,甚至有好几次朱元璋还不知道的事情允熥早已经知道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标,此时朱标也正看向朱元璋,二人对视几秒后,朱元璋率先开口说道。
“熥儿还说了什么?”
“怎么这件事儿能引起熥儿的关注?”
朱元璋记得朱允熥现在所有的思绪都在兵器、火器等粮草辎重上,只是为了北伐计划能顺利进行,因此没理由的话允熥好端端的不会派人去关注这些纵火行凶的事情的。
有些事儿朱元璋不问吴伯宗也会说的,因为当时他也有着和朱元璋同样的好奇心。
“回皇上的话。”
“这事儿要从先前兵仗局的火器库被人闯入破坏一案说起。”
“兵仗局被人闯入最先发现的是沐侍卫和白侍卫,听殿下说为了避免在这个紧要关头出现问题,殿下特意嘱咐白侍卫和沐侍卫一定要严加看管兵仗局和军器局。”
“即便沐侍卫把全部心思都在放在兵仗局和军器局上,兵仗局还是被人抓到机会,钻了空子。”
“沐侍卫和那些人前后仅差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被那些人给逃了去。”
“事情发生后,沐侍卫和白侍卫第一时间先去吴王殿下那里负荆请罪。”
“接着吴王殿下便派出沐侍卫和白侍卫在应天府城内四处打探消息。”
“当然沐侍卫和白侍卫也没有辜负殿下的期望,他们收集到了不少情报。”
“从吴王殿下那里下官得知,那光头带着燕王府的人来到破庙时有人正藏身于破庙内,那人在暗处听到那光头要他们行动,要损坏东西,全部销毁。”
“因为距离原因,那人就断断续续的听到了这些,接着光头带着燕王府的人离开破庙。”
“趁着他们离开后藏身于破庙内的人也赶紧溜了去,生怕被那些人杀人灭口。”
“紧接着第二天那藏身于破庙内的人就听说了一个消息,那破庙被人放了火,还多了二十具烧焦的尸体。”
“根据尸体的数量,那人确定就是光头手下带着的那些人。”
“除了将他们杀人灭口之外,那人再想不出还有什么原因了。”
“与此同时兵仗局被歹人潜入,还造成兵器、火器损坏的消息传了出来。”
“思来想去后那人越发的觉得破庙内光头那伙人就是潜入兵仗局的那批人。”
“根据这人说的话,吴王殿下将目光放在了破庙内这群人的身上,于是他派出白侍卫去调查这些人。”
“就是在那个时候白侍卫和接到报官前去侦查破庙的微臣相遇。”
“将被烧毁的破庙仔细勘查后,微臣带着查验完的证据、证物亲自去了东宫一趟。”
“毕竟吴王殿下身兼重任,如果因为微臣的原因导致殿下的事情拖延的话,微臣心里一定过意不去。”
“也正是在吴王殿下那里,微臣得知一些微臣查探不到的消息。”
“比如说那带领着燕王府随从的光头,极有可能就是道衍。”
“也正是因为吴王殿下,微臣才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才将案子写入奏折呈递给皇上。”
“尤其是里面涉及到了燕王府的令牌,微臣觉得很有必要奏请皇上,请皇上定夺。”
果然不出朱元璋和朱标的意料,那城外烧毁的破庙内烧焦的尸体出自燕王府,而他们这些人的背后和兵仗局有某些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潜入兵仗局,搞破坏的那些人。
虽然应天府尹吴伯宗没有确凿的说明此事儿,但朱元璋猜测两者之间必定有某种关系。
如果他们不是闯入兵仗局做了坏事儿的话,为何光头要将他们杀人灭口?
想到这里朱元璋再次低头看向手里握着的被烧过的令牌。
虽然令牌不是完好无损的、十分清晰的,但朱元璋隐隐约约还能辨认出来一个燕子,还有令牌的图案,形状也和燕王府的令牌大同小异。
如果坚决否认这块令牌是燕王府的令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