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道衍说完,朱棣伸手制止道衍,而后主动询问道。
“说了这么多,大师还没说到正题上。”
“既然大师的敌人也是吴王朱允熥,那大师想怎么对付朱允熥?”
看到朱棣有些不耐烦的神色,道衍也不再废话,开门见山的说道。
“王爷,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虽然贫僧刚刚说的听着像废话,但仔细想想的话,其中也是大有内涵的。”
“从这些小事儿里面看得出来吴王殿下最会拉拢人心了,老百姓无不对他称赞有加,朝廷里面有不少官员谄媚极致,向吴王朱允熥大献殷勤,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吴王殿下出征蒙元的计划。”
“随便拿出来其中一点对付吴王殿下都够他喝一壶了。”
听到道衍终于把话题绕回正题上,朱棣也立即来了兴趣,听道衍说的话里面确实是这样的。
就拿蝗灾治理和派遣工匠生产什么收割机和打谷机来说,这就是朱允熥用来迷惑老百姓的手段。
哪有什么办法真的能驱逐蝗虫?如果真的能做到这样为什么蝗灾还会爆发?
蝗灾困扰着历朝历代,就算是历史上统一六国的秦始皇,还有那个打的匈奴节节败退,说出寇可往、我亦可往的霸气皇帝汉武帝,还有什么唐宗宋祖,他们哪个人拿蝗灾有办法?又有哪个朝代能真正解决掉蝗灾的困扰?没有!
单凭朱允熥一个毛头小子能做到这一切,朱棣是怎么也不愿意相信,也不敢相信。
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朱棣心里笃定。
想到这里朱棣抬头看向道衍,而后试探着开口询问道。
“那大师的意思?”
“可以逐个击破?”
闻言道衍点了点头,而后说道。
“贫僧正是此意。”
“那吴王殿下不是最注重那些虚名吗?”
“咱们若是毁了他的那些虚名,看他怎么办?”
道衍的话不无道理,朱允熥不是很有威望吗?不是老百姓无不称颂吗?
要是他犯了错,甚至置老百姓于不利的境地,看老百姓还怎么夸得出口?
等到朱允熥遭受的是一片骂声时,朝中还有哪些大臣敢和朱允熥靠近?
以着朱棣对那些老狐狸,老人精的理解,他们巴不得离朱允熥远远的,和朱允熥撇清关系。
如果出征蒙元的计划再遭到阻滞,那朱允熥真的是无处翻身了,到时候不止朝中的大臣对朱允熥有意见,就连父皇也会对朱允熥大为改观。
等到那一天,就是他燕王朱棣苦尽甘来后的出头之日。
想到这里朱棣还有一些小激动,他就知道吴王朱允熥不是不能对付的,只要找到办法一定能置朱允熥于死地,此时朱棣看向道衍的神色中也多了几分欣赏。
只见朱棣看向道衍,而后继续说道。
“说的不错。”
“大师继续。”
得到朱棣的认同后道衍继续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先说粮食这些农作物的生产。”
“原先的蝗灾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助力。”
“本来蝗灾的破坏力就大,如果任由蝗灾蔓延的话,这次的粮食收成一定会大受影响,进而影响北伐出征的物资供应,可惜天算不敌人算,竟然有人真的能想到对付蝗虫的办法。”
“此时咱们先不算这件事儿是真是假,只要没有把粮食摆在王爷面前,没有摆在皇上面前,咱们都可以利用此事大做文章。”
“比如派人散播消息,就说治理蝗灾用的药物有毒,凡是用过药物的粮食都不能食用。”
“有的老百姓还十分的迷信,信奉蝗灾爆发是上天的旨意,还有人将蝗灾看作是神,只要有人说治理蝗灾触怒了神仙蝗虫,现在蝗虫大仙要治罪于老百姓,咱们在背地里推波助澜一把,老百姓就会对此深信不疑,然后再散播谣言,这件事儿就不好收场。”
“民心涣散,民意沸腾,不待秋收之前皇上就一定要解决此事,要不然一定会影响今年的秋收。”
“到那个时候别说吴王朱允熥拿出来的是收割机和打谷机,就算他拿出来的金子、银子扔在老百姓面前都没用了。”
道衍的这一番话说的朱棣连连点头,要说这些下三滥的招数还得看道衍,朱棣还真的想不出来,毕竟他出身于皇室,粮食的收成,农作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朱棣的俸禄,他好端端的砸自己的饭碗干嘛?
虽然朱棣不会这样想,但不代表朱棣不会这样做,听道衍说话,这些招数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站在朱棣的角度来看朱棣损失的只是一年的俸禄,但对于朱允熥来说,那就不只是俸禄那么简单了。
首先朱允熥得想办法解决这件事儿,平息民怨,其次为了保证秋收的顺利进行,朱允熥还得在短时间内再次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才能顺利推广收割机和打谷机。
届时背后再加上自己和道衍的推波助澜,朱允熥想要短期内速战速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若是秋收一再延误,肯定会影响父皇对朱允熥的看法,甚至引起父皇的不满,父皇那个人朱棣还是了解的,老百姓在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