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玄幻魔法>从盘点古代巾帼开始[历史直播]> 巾帼英雄(七)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巾帼英雄(七)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1 / 2)

“吕母决定为子报仇后,并没有到处述说自己的丧子之痛,也没有将报仇的心思告诉别人。她藏起了自己的伤心,将家中财产拿出来救济乡里的贫苦百姓,暗中购买刀剑等武器,开设酒店,结交游侠、勇士。”

“吕母的酒店时常赊酒给游侠儿,如他们遇到困难,吕母还借给他们粮食和衣服,且不要去归还。如此几年,吕母便用光了家中数百万财产。受其恩情的百姓于心不忍,想要凑钱还给吕母。 ”

“吕母不收,百姓们于是问她有什么事情需要大家帮助。吕母说既然你们闲不住,就把奎山脚下的那条小河沟挖一下注1百姓们听了吕母的话,不问缘由,就回家取了工具,扶老携幼开始挖河沟。”

“在吕母的指挥下,百姓拓宽了河道,将挖出来的土堆积河边,筑成了一个大土台。这个土台称之为崮子,就是后来吕母的点将台,而旁边的小河也因此被叫做崮河。”

“崮子筑成后,吕母登台与前来的百姓哭道多次救助你们,并非为了求利发财。只为县宰不公道,枉杀我儿性命。我想报仇雪恨诸位壮士,你们能助我一臂之力吗注1”

“这一年,王莽的残暴统治也走到穷途,百姓本就生活艰难,对朝廷满怀愤懑。想到吕育因庇护他们而死,想到吕母的仗义疏财,想到官府的苛捐杂税和,百姓心中的那团火被彻底点燃。大家异口同声地回应了吕母,决定和官府拼了。”

“吕母先请百姓筑崮子,再说目的,就是通过筑崮子这件事来确认百姓们是否愿意受她领导。经过一番周密策划,吕母很快拉起一支数百人的起义队伍,反抗官府苛捐杂税,在崮河两岸及海上,与官军打起了游击战。”

“西汉末年,常常是水灾、旱灾、蝗灾接踵而至,百姓的生活本就困苦。朝廷不思救济,不加体恤,不顾百姓的困苦,还要增加捐税。农民破产失地,卖儿鬻女,尚且躲不过苛捐杂税。吕母打出起义旗号后,许多流亡百姓慕名而来,起义军迅速从最初的数百人发展到数千之众。”

“吕母于崮子点兵遣将,亲率勇士三千,杀入海曲城。激战后,活捉了杀害吕育的县宰,将之当众处死祭奠吕育。琅琊郡太守闻讯发兵海曲县,镇压起义军。在大兵压境之际,吕母沉着指挥起义军撤退。”

“吕母虽不知道管理员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作战十六字诀,但这位从未接受过军事教育,领导农民起义的巾帼英雄在作战中完美的实践了游击作战十六字诀,展现出了惊人的指挥才能。起义军在海岛上开荒种地,下海捕鱼艰苦度日,只要时机有利,就上岸攻打官兵,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封建官僚统治。”

“朝廷多次试图剿灭吕母的义军,始终没有成效,想要招安义军,但吕母并不轻信统治者的满嘴谎言。吕母不接受招安是正确的,一旦他们答应招安,结局要么是朝廷背信弃义加以残害,要么就是继续之前的老路,被官府剥削,直到流干最后一滴血。”

“吕母起义后,朝廷没有任何抚慰百姓的举动,反而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官府的逆向操作,导致越来越多百姓不堪投奔吕母。不到一年,吕母的起义军就发展到一万多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吕母起义,点燃了反抗王莽统治的火炬,并迅速形成席卷全国的燎原之势。天凤五年,吕母病故,因其所部缺乏优秀的领导者,义军分裂。其部卒大部分参加了赤眉军,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中继续抗争封建官僚注1。”

西汉末年,失地后流离失所的百姓听到吕母的事迹,纷纷决议投奔吕母。琅琊郡中知道海曲城的百姓先找到了吕母,而更远的百姓不知道吕母所在,也暗自下定了追随吕母起义的决心。

本在海曲城任职的吕育听到天幕上的讯息后,便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却与附近前来投奔的百姓差不多时间到家。想到官府很快就会追来,母子相见,来不及述情,将吕母早已安排家人打包的财物和存粮带上,组织前来投奔的百姓暂时撤退避开官军锋芒,静待时机。

“谚语云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于百姓而言,但凡能够活得下去,哪怕再艰难,他们也更愿意忍受眼下的生活,而不是冒险去起义。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每一场农民起义背后都有一个残暴不仁的官府,官逼民反莫过于此。”

“我们常说儒家误国,但实际上儒家也有利于治国的思想。只是忠言逆耳,君王不喜欢听实话,为了曲意奉承君主的喜好,儒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沽名钓誉之辈对孔孟之学没有取其精华,而是反其道而行取其糟粕来取悦君主,才烂了儒家的声名。”

“对于儒家治国的思想,我最欣赏孟子尽心下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凡读书人,我想极少没有读过这句话,想来皇帝们也大多读过。但看尽历史,能够真正明白领悟其中之理的君王少之又少。”

“民为贵,君为轻,并不是说民的身份比君贵重。民为贵是因为民是国家的基石,是国家与君王最珍贵的财富。君王懂得民之贵,知道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