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女生耽美>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 57. 从撂荒制到立体农业1 生产率:古代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7. 从撂荒制到立体农业1 生产率:古代世……(1 / 3)

战国初年, 李悝为魏相。

他颁行“尽地力”的教令,指出治田勤谨的重要性,希望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

自从水碓、筒车等工具的出现, 他们魏国农业的发展,踏入了一个崭新的层次。

伴随着对炼铁、炼钢的支持,魏国民间的钢铁行业,也开始兴盛起来。

于是,需要用到铁制组件的曲辕犁, 也开始逐渐出现在平民百姓的农田里。

这时候的李悝,还并没有完全满足。

现在只是这些农具的使用,减轻了农人劳作的负担, 但土地的产量还是个问题。

他认为土地的潜能,还没有被激发出来,每亩土地,应该要产出更多的粮食。

对此,李悝提出“尽地力”的主张。

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竭尽每一分地力, 让每一亩地, 都能种出更多的粮食。

李悝希望大家治田勤谨。

治田勤谨,每亩土地将增产三斗。

不勤谨,则减产三斗。

如果是方圆百里、可以垦田六百万亩的土地, 粮食总产的增减,会达到一百八十万石。

这幅度, 大约是十之二。

对于他们来说, 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区别了

战国末期,赵国。

荀子在看见水碓、筒车、曲辕犁的兴起过后,同样也思考到了这个问题。

虽然他们现在, 已经拥有了非常厉害的农具,但是土地的产量,依然没上去。

荀子跟李悝是一样的想法。

如果大家都能好好种地,就能亩产数盆,一年收获两次。

他们多抱有一种“广种不如狭收”的想法。

盲目地多种,不如少种多收。“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

却不知,后世的土地粮食产量如何也是他们的这种思路吗

这一天,李悝与荀子看见了光幕。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古代农业的单产,比西欧古代与中世纪高得多,生产率也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李悝情不自禁地往天幕的方向走了走。

他们的农业生产率,居然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这么猛的吗

李悝先前自然也与秦始皇、汉武帝他们一样,已经看见过世界地图。

他看的是,战国初年的版本。

李悝已然见识过世界的广大,而他所在的魏国不过是恒河一沙、沧海一粟。

没想到,他们的生产率竟然是最高水平

虽然天幕所说的“古代”表示的时间太过笼统,但这已经足以震惊绝大多数人。

他们也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至于西欧那是西边的欧洲还是什么

有一部分人隐约地记得,之前他们还有个什么东西,似乎是领先了欧洲很多年。

秦始皇朕复习了。

曲辕犁的普及,让我们在耕作、农具方面达到了鼎盛的时期,领先了欧洲。

汉武帝朕也复习了。

技术方面,足足领先欧洲近两千年。

越国,越王勾践看见天幕上,飘过后世秦皇汉武两位皇帝的白色半透明弹幕。

勾践我靠你们怎么都知道

寡人怎么不知道

你们手下人记录得这么全吗寡人的笔记本里为什么没有文种你干什么吃的

文种咱就是沉默jg

文种思考了很久,终于决定连夜学范蠡同学跑路,他以后不再跟着勾践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他文种怕了

众人在不同的时空里,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看向碧天之上的玄奇画面。

那横亘于穹宇的光幕之上,徐徐浮现出一些水墨文字,波纹特效,宛若神迹。

根据齐民要术,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024倍,麦类为2044倍。

根据克路美拉农书,西欧罗马时代粮食收获量,是播种量的45倍。

根据亨利农书,13世纪英国的粮食收获量,是播种量的3倍。

根据补农书,明末清初,嘉湖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45石。即每亩9101125斤。比现今美国加州的产量还高。

这些文字缓缓浮现在虚空之中的时候,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的众人都睁大眼睛。

2024倍,2044倍。

45倍,3倍。

居然差这么多的吗

相比于西欧、英国等地,他们这里的土地生产率,居然领先这么多的吗

突然有一种遥遥领先的感觉,而且是把其他地方全部都远远地甩在后面的那种。

与此同时,他们也羡慕着后世的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