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你误朕!”朝堂之上,赵惇怒气冲天,他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余华的身上,若非是余华得到的消息是假的,现在自己怎么可能如此被动? 余华先是一怔,随后绝望的苦笑一声,跟着这样的皇帝,的确是自己的不幸。 他出班拜到,将自己的乌纱摘下来放到一旁,“臣余华有误国事,请陛下治罪。”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赶忙拜到,虽然现在这些人各怀心思,可余华人缘却不错,而且每个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朝堂上如果还有一个算是真的为赵惇处理,定然是这余华。他们也许不在乎余华的生死,可这样的人如果因为这种事被皇帝处置,那未免让所有人寒心。 赵惇脸色变幻半晌,咬牙厉喝,“给我将余华拿下,待到朕退去敌军,再行处置你。” 有武士入殿,将余华带走。 随后,赵惇便是阴沉的看向众人,“现在贼子沈堂赫然南下,诸卿有何计可退兵。” 满朝文武对视一眼,尽皆无声,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现在静江府就是一盘死棋,真的没什么机会了。 “若不然,将西南的兵马撤回来北上御敌,反正现在大理和南疆的兵马已经退兵数百里,如果只留下小股兵马将他们牵制,先行对北用兵。” 说白了,现在的静江府一系就是个满是漏洞的水缸,材料就那么多,堵的了这个孔堵不上另一个。 “此计可行。” 反正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总算是有人出口,大家伙儿一同赞许便是了。 “另外,既然沈堂选择南下荆湘,这说明临安之北的建康府一带,只是假象。臣以为,当尽快联络临安让他们出兵攻打建康府。” “如果沈堂真的在建康府一带有十余万精锐,怎么可能与高柄对峙?现在他们不动,目的显然就是牵制临安主力,不让他们援兵咱们这边儿。不过,假的终归是假的,只要高柄北上,这阵势也就破了。” “建康府是淮地门户,一旦建康府有失,沈堂自然不敢怠慢,必定会调遣荆湘一带精锐前往。如此,我静江府之围可解。” 总算是听到了一个看似可行的办法,赵惇微微点了点头,“责成礼部尽快遣人出使临安,并且给西南的兵马统帅下旨,让他们留下部分兵马牵制大理和南疆,主力兵马回师荆南之地。” “仅仅数日时间,沈堂麾下兵马便是连克诸地,切不能耽搁下去。” 不管好坏,总算是有些事情可做,也让赵惇这些人心思放下来几分…… 衡阳城外,看着已经被百姓打开的城门,辛弃疾多少有点儿无奈。 这一次南下荆南、荆北之地,他是为了灭赵惇来的,他精心准备,而且在用兵之前,还特意先行与各部兵马练兵,目的便是遇到难啃的骨头能够顺利的战而胜之。沈堂立国的重要一步,他必须将这场仗打的漂亮才行。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出乎他的预料。 潭州诸地,根本没有真正开战,各地就尽皆降了。本以为这衡阳乃是荆南要地,而且墙高城深,定然是易守难攻,所以他迫不及待直接带兵前来,准备亲自动手。 此次他足足调集了将近三万兵马,屯驻在衡阳之北,本打算修整两日攻城试探,然而,就在刚才前方探马来报,城中百姓得知外部有沈堂兵马前来,直接就聚众造反,里边儿的守军前往镇压,然而百姓却是趁机打开了衡阳城门。 城门被百姓放开,正在镇压百姓的守军当即就散了。 面对百姓他们倒是不怕,可他们实在没胆子跟沈堂的兵马交战。 如果有百姓支持有城池倚仗,他们还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可现在城门被打开,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大的优势,现在若是不跑那不就是等死了吗? 谁不知道沈堂麾下的兵马爱民如此,若是得知他们杀戮诸多百姓,怎么可能饶过他们? 当即,统兵的将领也懒得再跟百姓纠缠,百姓打开的是北门,他们直接打开南门快马加鞭逃离,先逃到桂阳之地保住命再说,至于这衡阳丢了也就丢了吧,这短短的十几日时间,丢的城池多了,也不多他们一个。 现在皇帝正是用兵的时候,想来也不会在这个关头处置他们。 所以,等辛弃疾得到前方探报的时候,先锋兵马已经进入城中,并守住了四方城门、城墙。 衡阳易手! 辛弃疾抚了抚额头,这就又降了?这样的仗打起来实在没什么成就感。可这终归是百姓好心,他总不能去怪责这些百姓。 “进城之后,安抚百姓、开仓放粮。原本的驻军走的匆忙,想必会在城中留下粮草,咱们军中并不缺乏粮草,直接发放给百姓吧。另外,让人去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