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论困境,以静江府为根基的赵惇比之赵伯玖更甚。 赵伯玖再怎么说,也是占据了江南这富庶之地,背后有着赵构的支持,前方还有一众江南士族的支持,尽管,这些支持是用各种利益换回来的,可至少让他可以在短时间内,支撑这场战争。 可赵惇却是不一样。 他以静江府为根基,最大的原因便是李凤娘的李家在静江府一带的兵马中,有着不小的威望,他到了静江府之后,可以很快便将这些力量为自己所用,并且有一定的保障。但是,想要打仗,并不仅仅是有兵就可以。 这些当兵的需要吃饭,需要银子花销,没有粮饷谁给你卖命? 最为艰难的是,他地利方面还真的无法与赵伯玖相比。 现在的广南一带,还有很多地方处于未开发阶段,即便是比较繁华的地方,也是以部落为主,这些地方不是不能种粮食,而是这些部落并不擅长种粮食。再者说,这些部落虽然不算大,可是联合起来势力也不小,经过这百余年的发展,这些部落彼此之间联姻通商,许多关系都不错。 而且,他们虽然同样是归附在大宋麾下,与南疆那些大部落也无法相比,可是相比中原,他们对于宋人多少还是有些排斥的。 如果赵惇想要强行对他们征收粮草、银钱和壮丁,能不能成功且不说,就算是真的成功了,恐怕也会遭到所有部落的排斥。别看现在赵惇也算有些实力,可如果这些部落联合起来与他作对,他赵惇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不能对这些部落动手,赵惇也只能去想其他的办法。 赵伯玖的动向他自然也是知晓的,可是,他想要以利益进行交换,他手中也要先有利益再说,想要鬻官卖爵,就他现在的身份,哪怕是监国太子,可是能够被承认的着实不算多。 江南那些士族之所以承认赵伯玖,是因为赵伯玖本来就是他们扶持起来的,而赵惇有什么?凭着一个太子的身份就让其他人纳头便拜吗?这简直是玩笑!所以,他就算是想要效仿赵伯玖,也根本就做不到。 可是,总不能让前线的兵马饿着肚子打仗吧?他赵惇就算是一个傻子也知道,一旦没了钱粮,他手底下这些兵马恐怕就要先行反了。 好在他手底下也着实有几个卧龙凤雏。 没多久,便是有人给赵惇出了一个好主意。 虽然不能针对那些部落之人,可是针对宋人没错吧?他是大宋正儿八经的太子,将来是大宋的皇帝,让这些百姓奉养还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只不过先行朝他们借一些钱粮,等到坐了天下再施行仁政还回来也就是了。 赵惇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隐患,可现在他那些家底儿马上就要花光了,他能怎么办?也只能是咬着牙认同下来,并给各部兵马下达了命令。 只要拿下一座城池,不管是州府县郡,兵马都可以先行对城中所有人去借钱、借粮。 虽然赵惇也下了一些限制,甚至遣出人去监督这件事情。可是,有些事,只要开了口子,那就不好办了,而且很快就会变形。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兵马多少还有些克制,毕竟他们大多也是正规军,并非那些土匪乱民。 因此,哪怕手段强硬一些,可多少还处于‘借’的范畴。 但是这个界限,很快就被突破了!没办法,一方面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另一方面是手持刀枪掌握生死的兵马,当力量不在一个层级上面的时候,怎么可能真的能够和谐商谈,尤其还是关于利益的时候。 很快,他麾下的一支兵马攻破了韶州的一座小城乐昌,这支兵马早已经粮饷枯竭,哪儿还管到底是不是借?当即兵马开进城中,强行征粮。而且,每家每户都有小股兵马前去直接搜查,将所有的粮食或者金银、铜板尽皆‘借走’。 这样一来,自然是有不愿意‘借’的,哪个不知道,这样借根本就回不来本钱,而且,家中所有的东西都被借走了,那自己一家不是要被饿死了?因此,哪怕是知晓外边兵如虎狼,百姓也不得不反抗。 反抗引来的便是兵马的屠杀、劫掠,而且这屠杀和劫掠很快就蔓延到全城。甚至,到最后城中的兵马杀红了眼,连领兵的将领都难以控制,屠城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整座城池除了少部分人之外,数万百姓死于刀兵之中。 到最后,这将领无奈之下上报赵惇,城中有乱民拒不降服,因此他只能领兵镇压。 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包括赵惇同样清楚,可是他能怎么样?直接将那将领砍了,将那几千兵马砍了?他不敢、也舍不得。 现在他麾下的兵马本来就紧张,若是这样做,岂不是自断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