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奋斗在苏俄> 988 一篇檄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88 一篇檄文(1 / 2)

从赫鲁晓夫的这份报告上,他是准备要批判所谓个人崇拜的问题,要对某些政治人物的历史属性做评判,那么他所要评判的人是谁?他所要批判的个人崇拜又是针对谁的个人崇拜?

如果是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角度来看,那么他所要评判的人似乎有很多,但若是从联盟自身的角度来考虑,他所能够针对的目标,显然就是非常有限的了,毕竟从十月革命到现在,联盟总共才经历了三位领导人。

而在这三位领导人中,马林科夫同志还活着呢,且以他在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地位和威望,个人崇拜这口锅,是无论如何也扣不到他头上的。

除了现任的马林科夫同志之外,还有就是联盟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列宁同志,而列宁同志在全世界左翼派别内,在联盟内,在整个布尔什维克党内,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且不管其在生前是不是搞了什么个人崇拜,就算是他真的搞了这东西,以赫鲁晓夫的胆量和能力,他也不敢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列宁同志的,否则的话,他将被整个布尔什维克党所抛弃,哪怕是份属于他所在阵营的那些人,也会毫不犹豫的背叛他,因为列宁同志的历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归根结底,赫鲁晓夫所能够针对的目标,也就只有斯大林同志这一个人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是的,赫鲁晓夫刚刚借助贝利亚反对斯大林主义的机会,将其与马林科夫的同盟关系拆散,并将贝利亚清除出联盟的领导核心,转过头来,他自己却又将批判的目标瞄准了斯大林同志。如果说贝利亚对斯大林同志,对斯大林主义的攻击,还是遮遮掩掩、欲语还休的话,那么赫鲁晓夫所发起的批判,便是近乎毫无掩饰的了。

咋一看上去,赫鲁晓夫的这种做法似乎是不明智的,毕竟贝利亚的前车之鉴可不是什么好的例子,他失败的现实似乎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斯大林同志在联盟,在整个布尔什维克党内,甚至是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依旧还是拥有不小影响力的,针对斯大林同志的任何诋毁,都有可能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反弹。

但若是详加分析的话,又不难看出赫鲁晓夫与贝利亚两人,在针对斯大林同志问题上的不同。后者是试图将大清洗时期的若干错误,都归结到斯大林同志自己的身上,并以此为幌子,来推动所谓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并在根本上增强其自身的权柄。

可是贝利亚没有考虑到的一点问题是,大清洗对于如今的联盟以及布尔什维克党来说,其实是一个类似与禁忌般的存在,且不说别的,就看中央主席团的诸多委员中,除了维克托这个在卫国战争中崛起的年轻干部之外,又有谁没有从大清洗中受益?又有谁没有在大清洗中或主动或被动的迫害过别人?因而,贝利亚旧事重提,想要借助摆出鲜明的立场,来切割自己与大清洗之间的关系,这种行为本身,自然会遭到别人的敌视。

总而言之一句话,贝利亚认为是自己审判了叶若夫,并清洗了内务人民委员部,所以便将自己视为大清洗运动的终结者,认为这是他的一项功绩,整个联盟、整个布尔什维克党都应该为此而感激他。但事实上,即便不是在所有人的眼中,至少也是在大部分人的眼里,他都是大清洗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手上所沾染的鲜血,并不比叶若夫少多少。

更进一步的说,整个内务人民委员部在大部分人的眼里,都是一个刽子手集中营,之所以会有这种印象,是因为在大清洗运动中,内务人民委员部所扮演的角色,的确是非常的不光彩,至于另一个原因,则是......怎么说呢,当每个人都有罪的时候,那么就是大家都需要一个替罪羊的时候了,将内务人民委员部当做那个替罪羊,将它设想成那个无恶不作的终极大魔王,其他同样参与了罪行的人,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摆脱自己内心的罪恶感,甚至是将自己想象成为好人。

现在,贝利亚想要自己做好人,试想,那些需要他,需要内务人民委员部来做恶人的人们,怎么可能答应?

更何况,贝利亚搞什么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动机不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更大的权柄,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这很可能意味着另一场大清洗正在酝酿中,为此,他受到大多数人的反对也就毫不意外了。

至于赫鲁晓夫,人家的情况与贝利亚是截然不同的。尽管前者在大清洗运动中,同样是双手沾满了鲜血,尤其是在推动乌克兰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这位当时坚定支持着斯大林同志,支持着斯大林主义的乌克兰第一书记,可是没少将人送上刑场,至于那些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人,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不管做了什么,都始终不是内务人民委员部成员,而是标准的党务工作者,这一点与贝利亚截然不同。

塔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