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女生耽美>隆万之变> 1033献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33献俘(2 / 3)

不过你其实也是涉及政治斗争,并非是科道一心为公。

鸣鞭静场,全场肃穆。

这时,先前去请皇帝御午门的赞礼官高声赞唱:“进“!”

随着他话音落下,兵部尚书谭纶走出文官队列,向着午门走上几步。

与此同时,旁边两个青袍官员抬着一面巨大的露布跟在他身后到了午门城楼之下行礼。

随着谭纶的跪下,奏乐之声再起,众人熟悉的《朝天子》乐章响彻广场,兵部尚书谭纶带进献露布的官员面向午门行四拜礼。

“爱卿平身。”

小皇帝朱翊钧略显稚嫩的童声响起,谭纶平身后乐止。

“启奏陛下,万历二年八月,我辽东巡抚张学颜奉旨捉拿叛逆王杲大获全胜.”

接下来,谭纶将辽东捷报奏上。

辽东捷报其实早已传开,稍微上心就能从通政使司拿到抄本。

不过这份捷报檄文,则是到了兵部后再进行润色的,和原版略有不同。

年长官员还好,并没有因捷报檄文受到什么影响,而年轻的官员们,不少已经满脸兴奋的跃跃欲试。

胜利的战报,是最容易刺激人肾上腺素分泌的,许多人情不自已亢奋起来,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待谭纶奏报完毕,礼赞管再次赞唱:“进露布。”

随着他的喊声,乐师们再次奏响《太平令》,在乐曲声中,两个兵部官员展开露布,供城楼上的万历皇帝御览。

一段乐曲完毕,乐止。

们楼下赞礼官再次赞唱:“宣露布”。

宣展官员跪,礼部宣制官走到露布钱,跪宣露布。

魏广德侧耳侵听后就点点头,此檄文正是前两天奏上,昨日才从宫中发还兵部的奏报。

宣读完毕后宣展官和宣制官捧着露布走出人群,来到午门旁早已布置的大案前将露布置于上。

退回就位后俯伏,兴乐作,行四拜礼,平身后乐止。

按照朱元璋制定的规矩,朝廷的各种典礼活动中,都少不了奏乐助兴。

为此,明代宫廷有专门的祭祀乐队、朝贺乐队、宴飨乐舞等,分别用在不同场合,都有各自的乐曲。

明代祭祀乐舞“大抵集汉、唐、宋、元人之旧,而稍更易其名。”

明代帝王极为重视祭祀乐舞,曾多次修改乐舞制度,如:洪武元年,命朱升、范权撰写圜丘、方丘乐章;洪武十二年,定合祀天地乐章;嘉靖九年定《夕月乐章》等。

所谓合祀天地乐章,是指明代才开始出现的合祀天地或合祀社稷乐章,因明初时继承儒家传统,原将天地、社稷分祀,而明太祖朱元璋坚持将二者合祀方才产生。

朝贺乐队所奏曲目很多,应用场合分为朝贺仪、朝会仪、视学仪及传胪仪。

洪武四年制定《朝会乐章》,升座、公卿入门、上寿、举酒、还宫仪式中五个环节皆有用乐,总共26首曲目。

其中“升座”时所奏《万岁乐》《朝天子》与《万寿圣节朝贺仪》中“百官行礼”步骤时所奏乐曲,可以用在朝贺仪、朝会仪、视学仪及传胪仪等场合,所用乐队为丹陛大乐。

此外就是宫廷举行酒宴,还会准备宴飨乐舞。

宴飨音乐中的舞蹈乐队包括文武二舞、四夷舞及队舞四种。

宴飨九奏乐章最开始确立也是九奏三舞之制,武舞即《平定天下之舞》;文舞即《车书会同之舞》;四夷舞即《抚安四夷之舞》。

到了永乐十八年,乐舞数量有所增加,队舞数量却与之前不同,增加了《表正万邦舞曲》和《天命有德舞曲》等。

再到嘉靖年间,文武二舞、四夷舞不变,但仅保留一支队舞,即《缨鞭得胜队舞》还在使用。

可以说明朝的各种典礼活动,都少不了乐师的参与,在整个典礼活动中不断演奏各自不同曲目。

搞了这么半天,终于还是来到正题上,真正的献俘仪式开始。

随着鸿胪寺赞礼官再次赞唱:“献俘”。

“献俘。”

“献俘。”

这次,赞礼官喊出一句后,后面锦衣仪仗、大汉将军就开始接力,从十人到百人,将“献俘”之声传出。

“快点,跟上来。”

端门下的引礼官回头对着李成梁低声说了句,随后头也不回带着他们就往午门走。

两名校尉左右押解一个战俘向前,战俘们步履维艰,若是以往早就被身后士卒一通推搡。

不过到了这里,自然没人会这么做,只管押着走就是了。

这些被带到京城来的,其实也算是命大。

要知道当初李成梁可是留下数百人以备献俘,不过一路行来,死了不少人,抵达京城的不过剩余百余人。

又从中挑选,最后就是这几十人得以入宫“送死”。

古往今来,每有大战,三军凯旋之时,多向君王敬献战俘,谓之“奏凯献俘”。

此古制可溯至周朝,《礼记·王制第五》有载:“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即周天子出征前,须祭天、祭地、告祖;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