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而弹劾熊廷弼。 原因众人也明白,只因为一个人……齐党周永春。 齐党的周永春在巡抚辽东而萨尔浒惨败时,各党就对他进行弹劾,好在熊廷弼为周永春上疏,并赞扬周永春的功劳说: “关西马如果没有周都堂喂养,死去的马骨就要和医巫闾山一样高了。” 周都堂是对周永春的敬称,医巫闾山是东北的一座名山,而周永春和熊廷弼的密切配合,打退了努尔哈赤的进攻,辽东局势初步稳定下来,因此齐党对熊廷弼的感官还不错,没有落井下石。 不过这也能看出,熊廷弼明明是楚党,却要帮着齐党说话,难怪眼下楚党不出声。 “好了……”看着亓诗教默认,朱由校也点头道: “便由中书舍人朱童蒙前往辽东,巡察辽东,看看众人口中弹劾是否属实吧……” 朱由校说出这句话时,门口的一个小太监转身便朝着勖勤宫赶去,并将事情告诉了朱由检。 “还在吵?吵这么久?这群人口不干吗?” 听到小太监的话,朱由检也是十分无语。 他本来是想叫小太监去文华殿看看好皇兄下朝没有,然后去乾清宫蹭个饭。 不曾想文华殿居然还在吵。 “回殿下、大臣们在争论去辽东的两名副人选,其中都察院的左佥都御史左光斗,与户科给事中姚宗文争吵最盛。” “左都御史一人对战姚宗文、冯三元、刘国缙三人不落下风,奴婢回来的时候还在吵。” “这才对嘛……”听到内宦的话,朱由检脸上挂满了笑意。 在他看来、东林党的嘴皮子要是放在正事上,那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总是党同伐异有什么意思?还是杨涟这十几个人的小团体好,关键时刻不会掉链子。 这么想住、朱由检都想把东林党中其他一群吃白饭的给干掉了。 尽管杨涟经常会弹劾他,但最起码这个小老头是站在朝廷的角度考虑事情。 他空谈是有一定认知前提的,不会像崇祯朝前期的东林党一样,只会嘴炮,其他什么都不会。 “反正朱童蒙是定下来了对吧?”朱由检在心里想了一会儿东林党的问题后,反问起了内宦。 内宦点了点头道:“中书舍人朱童蒙已经确定要巡视辽东了。” “那就问题不大了。”朱由检放下了心。 朱童蒙这人虽然是齐党,但处于是齐党之中能干事情的那种人。 历史上朱童蒙入辽回京后,对于熊廷弼没有诋毁,估计是为了回报当初熊廷弼没有诋毁周永春的恩情。 不过…… “这方从哲居然也是浙党……”朱由检只觉得头疼了。 他一开始以为方从哲无党无派,却不想这家伙只是表面上无党派,实际上属于浙党。 好在移宫桉没有被这家伙抢到什么大功,不然估计朱由检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 “得先把浙党搞死……”他心里盘算着。 浙党在万历、泰昌、天启年间的范围极广,在联合了苏州昆党、凤阳宣党的环境下,苏、扬、南京、浙江、福建北部都属于他们的范围。 这地方聚集了明朝四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一的田赋,三分之一的杂项、商税。 搞死了浙党,哪怕东林党之中有人要向苏南扩张,但只要朱由检速度够快,一定就能从这里面扯下一块肉。 这块肉足够大明朝延续三十年了…… 这么想着、朱由检脑中不停地盘算着要怎么把浙党搬倒。 想来想去、他还是把问题放到了三年后的京察上。 “如果京察由报复心极强的高攀龙来负责,恐怕浙党非死即伤。” 他分析了一下东林党各个领袖的性格,按照杨涟的性格,必然是不适合做京察首官的。 杨涟肯定会保护下浙党中的能臣干吏,这并不符合朱由检的想法。 相反、报复心极强的嘴炮高攀龙,在万历年间的几次京察,把浙党搞的死去活来,这才是朱由检需要的人。 不过京察还有三年,这三年时间,或许他能想想可以从什么方面入手。 江南之地,田赋、杂项、商税、纺织、盐税、矿税、茶税、酒税、契税、关税等各种东西,朱由检不可能一口吃下。 要吃就要挑最大、最合理,并且不会让浙党记恨上他的东西吃。 田赋不行、东林党背后的大部分官员支持者都是乡绅,哪怕拿到了田赋,到时候东林党必然要求要减田赋。 江南田赋主要在南直隶,南直隶占据了大明田赋的五分之一,浙江占据十分之一。 田赋能榨取的钱粮已经很少了,而且为百官所看重。 哪怕田赋减了一厘,总体也就少了百万石左右,换成银子不过五十万两。 杂项必然是不能到手的,那玩意要是想常收,就必须派军南下。 纺织和商税利益很大,但自己没有经历去经营,盐税、矿税多被勋贵和士绅所掌握。 关税要动的话,没有必要在江南,完全可以控制小琉球,用水师布防的同时做生意。 这个时代的东西方海贸也没有那么夸张,每年来往货物不过两三百万两银子。 即便十税一、也顶多收到二三十万两银子罢了。 所以、朱由检的目标,就只剩下了茶税、契税、酒税! 想到茶税,朱由检脑中就出现了江南那蛋疼的茶税收入。 明朝国初在南直隶严禁私茶,所以南直隶的茶税收入有六十余万两。 但是之后随着基层官员的人口统计不行,还有茶引和茶课的收缴不力,因此南直隶和浙江的茶税低的令人发指。 按照人口来说、眼下南直隶和浙江纳茶税不过几千两银子,连明初都比不过,可人口却增长了三倍不止。 要是严格按照明初的征税来进行税收征税,即便去了贡茶,但只要把南直隶和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