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广南大乱
偏偏循州衙门怕灾民太多,竟然出兵驱赶灾民,甚至大打出手。活不下去的百姓,在一些人的号召下,开始冲击循州衙门,声势越来越大,整个乱民大军很快从循州开始蔓延到周边几个州县,就这样,一场灾民暴乱在广南爆发了。
广南灾民叛乱,声势浩大,短短六天时间,气势直逼当年的张献忠。当年张献忠起于东南沿海,以杭州为依靠,借花石纲之事迅速膨胀。而广南的状况又大不相同,广南不比江浙以及荆湘等地,从唐时广南一带就属于朝廷管理松懈的地方,往前数,甚至将广南、海州当成了流放之地,如今的广南远没有后世广东的盛况,有的只是恶劣的生存环境。
由于官府管理松懈,朝廷不怎么关注广南,所以广南百姓为了争夺利益,只能依靠自己的族群,渐渐地,广南一带可谓民风彪悍,官府势力也只是和稀泥的角色。可以说广南就算没有天灾人祸,那也是时有可能发生刁民叛乱的情况,更何况现在天灾人祸一起降临,整个广南立马闹成了一锅粥,变成了大明朝的阎罗之地。
由于广南的特殊情况,灾民暴乱迅速蔓延,到后来连那些未感受灾祸的豪族也加入到了叛乱的行列之中,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地域辽阔,种族繁杂,还有许多早年流放此地的后人,这些人大多对官府没什么尊崇,追求的只是私利罢了,如今一人呐喊,万人响应,叛军如洪流一般,半个月内,人数竟不下四十万。
起初,没人将广南灾乱当回事,可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后,广南官员才感觉到后怕。
广南之乱,可以说全是朝廷无能造成的,当初铁默就建议让李九成去广南坐镇,可偏偏朝廷方面想尽办法阻挠。朝廷似乎生怕晋北军把广南纳入管辖,铁默也是没办法,也没跟朝廷硬来。现在倒好,江南加上中原战乱不断,辽东危险重重,这个时候广南又出事。
铁墨确实气到了极点,当初他就是怕广南的形势发展到无可挽救的地步,所以想派自己信任的李九成去坐镇番禹,可这个提议却遭到了多数大臣的反对。这些人为什么要反对,其实铁墨心中也明白,广南以及琼州几乎是三不管地带,那里有着许多矿产以及农作物,这些收成最后没有落入朝廷府库,而是落入了某些广南以及江南大族的私人腰包里。
现在晋王要让自己的心腹大才去坐镇广南老巢番禹,他们不反对就见鬼了。
考虑到多事之秋,流寇在侧,不宜于再在朝廷内部掀起腥风血雨,就暂时搁浅了派李九成却广南的计划,仍有原两路处置使冯森担任要务,全权负责广南事务,赈灾钱粮也及时发出去了,可谁能想到结局却是这个样子的。
原月亮宫臣属早已经对那些豪族大臣们多有不满了,如今广南局势糜烂至此,更是无法忍耐了,陈子龙立于文臣之首,第一个站了出来,“臣以为广南局势糜烂至此,与官府救灾不利有很大关系,巡抚冯森身担要务,不仅没有挽救局势,反而致使局势糜烂至此,当难辞其咎,必须严惩才行,否则如何息百姓之怒,如何镇朝廷纲常。”
陈子龙言罢,李伯当也向前一步,抖着花白胡子怒道,“臣附议,赈灾钱粮无故消失,广南形势无法及时传到京师,涉事官员不知凡几,必须严惩不贷,还望陛下深思。”
由陈子龙和李伯当领头,晋北党一脉开始对那些旧臣进行了一场讨伐,这一次那些侃侃而谈的大臣们没了往日风光,面对月亮宫一系的紧逼,他们只能步步退让,这一次犯下如此大错,必须有人承担责任才行,无奈何,只能牺牲一部分人了。
铁墨嘴角翘起,心中不断冷笑,看来必须尽快让朝廷换副样貌才行,这次倒是一个好机会,眉头一挑,站起身来俯视众臣,“原巡抚冯森庸碌无为,救灾不利,致使灾民演变到无法收拾的局面,传本王令,撤冯森一切职务,交吏部法办。户部侍郎梁伯韬监管不力,至赈灾钱粮无故流失,撤职查办,三司严查,但凡涉事官员严惩不贷,该杀杀,该滚滚,一个不留。”
铁墨掷地有声,殿中无数官员心中已经开始打起了突突,晋王这一条命令,不知道会有多少官员倒下啊。大家也都明白,铁督师是借机清除异己呢,可知道又怎么样,谁让自己人不争气,给了晋王收拾朝堂的机会呢?
广南灾患影响深远,晋王清明吏治,那是上顺天意,下得民心,谁敢反抗?有的人考虑要不要去江陵投靠流寇,有的人想着要不要自己急流勇退,留下一条命,总之,什么想法的都有。但铁墨开心不起来,在广南安泰以及清除异己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他宁愿选择广南安然无恙。
事到如今就算是朱由检想发话也不行了,实在是冯森太过愚蠢了,竟然发生这么大祸事,这个时候谁都保不住他。
当夜色重新笼罩汴梁城,铁墨也终于找回了一丝安宁,近日也不是总有坏消息,至少晋北方面传来了好消息。
阿琪格与脱不花一明一暗,一南一北,经虢州,房州,迅速拿下了伊川县,并在虢州境内建立了一道坚不可推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