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提高人的道德底线。
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后续的结果,直到白烟渐渐散去,没有什么异象,按照洛氏的说法,这就是上皇天通过了这个谥号。
刘彻又取出一支竹简,同样扔进通天鼎中,“素王在上,臣刘彻,以大汉皇帝之名,上呈,舞阳侯樊城之谥,元庄!”
舞阳元庄侯和岭南桓王上呈时,刘彻的称呼发生了变化,上呈谥号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很枯燥的过程,要一个一个的上呈,在刘恒时期,大多数的谥号上呈事宜都是交给洛景这个闲人去做的,刘恒忙的很,没时间做这些。
不过一年一上呈,再加上不可能年年有人死,有时候一年也不会有王侯公卿薨逝,所以整体来说还算轻松,不过去年不知道为什么,有足足九位王侯公卿薨逝,算是上呈谥号制度确立以来,最多的一年。
刘彻一遍一遍的重复,脸上却没有半分的敷衍,祭坛之下的群臣也没有人敷衍,而是全神贯注。
这是这个世界之中很不一样的地方,姬昭生活的地球,并没有真的神灵,皇帝以及那些高级贵族以前还相信有神仙,相信上天是存在的,所以祭祀的很是疯狂。
但是随着诸子百家的智慧爆发,这些聪明人都开始怀疑到底有没有神灵,再加上无数次的祭祀,都没有任何的神迹显现,于是渐渐地就将祭祀当成是单纯维护统治的行为。
抱着这样的心态,对待祭祀就不免敷衍,但是在这个世界,神迹是明确存在的,不仅仅是史籍上的记载,甚至就在这些人的眼前,就有一些超出常理的事情发生。
真实历史上的敬鬼神而远之是教导人们不要去关注那些神神鬼鬼,而是要关注人的本身,关键在“远”字。
但是在这个世界,是真的告诉所有人,人应当依靠自己,不奢求神鬼的帮助,但是一定要敬重,关键不仅仅在“远”,还在“敬”!
刘彻和群臣静静等待着最后一丝白烟散去,没有意外发生,所有的谥号都得到了通过。
刘彻转身面对群臣,朗声道:“今日朕前来祭拜素王上皇天,是有一件大事宣布,此事前所未有,不上呈素王上皇天,朕不敢推行。”
贾谊和洛景对视一惊,这不在流程上,这位陛下这是想做什么?
贾谊低声劝谏道:“陛下,臣请问,您所说的大事是什么,素王当面,非社稷大事,不足以呈。”
刘彻闻言笑道:“朕要做的这件事,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丞相,朕有一问,先帝何时驾崩”
贾谊有些疑惑刘彻为什么会问出这个所有人都知道答案的问题,但还是直接说道:“孝文四十年崩。”
“丞相,朕再问您,孝文四十年前一年是何时?”
“孝文三十九年。”
刘彻笑道:“您对朕说是孝文三十九年,若是您在孝文三十九年时,有人问您今夕何年呢?
您要如何回答?”
贾谊瞬间皱起眉头,皇帝崩殂之后,自然用谥号或者庙号称呼,但是活着的时候呢?
贾谊迟疑道:“帝三十九年。”
刘彻又问道:“那现在是何年呢?”
贾谊没有迟疑道:“帝三年。”
这一下不仅仅是贾谊,所有人都有些明白皇帝想要说什么了,时间的记载太混乱了,尤其是各项诏令和记载,全部都是“帝几年”,一旦归档错误,想要核对时间就很麻烦。
“还请陛下示下。”
刘彻振奋道:“人有名姓,故有区分,朕欲为年月制号,称作年号,自此以后,年便有名,天下臣民可称年之名姓,文书皆以年号记之。”
董仲舒手中捧着一块竹简走上祭坛,刘彻取过高高举起,然后投入到通天鼎之中,朗声道:“素王在上,臣刘彻,立年号以正天下,上呈,建元,太初!”
太者,大也,上也,初者,始也,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当初要取这种极具纪念意义的。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一切都会非常顺利的时候,那一块竹简却在还没有落入鼎内时就直接化为飞灰,然后一块新的竹简从鼎中跳出,径直落向刘彻手中。
刘彻整个人都被吓了一跳,下意识的伸手接住,只见竹简之上刻着四个大字——建元,元始!
刘彻呆住了,他颤抖着将竹简翻过来,然后就见到背面写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字字深刻。
一片寂静!
————
“这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竹简就是传说中的‘素王授汉年号简’,史书中记载着汉武帝发明了年号,然后素王降下了这块竹简,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元始’,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则是这个年号的来源。”——《国家博物馆》
写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