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孟获还是站在高台上,拿着刚砍下来的竹子当引雷针…… 杵着辣么高的一根竹子当引雷针,不霹你霹谁? 没被雷霹死,已经算是命大了。 “是啊,霹的有些歪了。” 反正火阿济也不知道自己此时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说话,特复杂的那种。 “冯郎君,你知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昨天他看的很清楚,对面的敌人就是被鬼王吓退的。 等冯永让赵广带兵出击,所有人都在大喊鬼王的时候,孟获就突然被雷霹了,然后对面就莫名其妙地鸣金收兵。 火阿济身为部族首领,按理说不至于这般轻易相信那个什么鬼王传说。 就算是众口铄金,三人成虎,那他最多也就是对冯永来个敬而远之。 但架不住眼见为实啊! 这就让火阿济心里有些嘀咕,这冯郎君,莫不成当真有鬼神保佑? 更重要的是,昨天听他的口气,似乎连肆虐南中的索命鬼魂也有办法收服? 索命鬼魂一直是南中最恐怖的存在,就算是南中最厉害的巫医,也对它们没有任何办法。 眼前这个年轻的小郎君,若是当真有什么法子,那他十有八九就是鬼王转世。 因为只有鬼王,才有可能制服这索命的鬼魂。 汉代鬼神之说本就盛行,来了这么一个巧合的事情,这就更给这个传说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至少在火阿济眼里,冯永已经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火阿济心里同时暗暗记下了这事,想着以后定要好好打听,这冯郎君若是当真能制服关君侯身上的索命鬼魂,那他就算不是鬼王,估计也差不离了。 “我当然知道怎么一回事。” 冯永嘿嘿一笑,随口说道。 谁叫你不听周爷爷的话,活该被雷霹! 哪知火阿济听了,还以为冯土鳖这是变相承认了天雷之事与他有关,眼神不禁变了变,心里就有些畏惧起来。 至于孟获带着人马连夜撤兵的原因…… 只有孟获知道,不是因为鬼王的传说,也不是因为被雷霹了一下——至少那不是全部原因。 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在于,从后方传来了一个消息。 这个消息,比昨天差点霹到他的霹雳还要让他颤栗:孟琰败了。 围困滇池的部族散的散,降的降,再不复当初的盛况。 倒是李恢,大破围困滇池的大军,声势大振,益州郡各县,只闻其名,便不战而降。 味县急切间攻打不下,自己的大后方李恢声势已成,仅仅是一夜之间,攻守就已经易势,自己就已经处于可能会被前后夹击的危险之地。 不赶快想法子摆脱这种困境,难道夹在味县和滇池之间等死吗? “大王,滇池那里,李恢军心士气正旺,大军若是赶路过急,将士劳累,仓促赶到那里,只怕要给李恢可趁之机。” 惶惶退兵近百里,确定味县城内的汉军追不上了,孟获下令大军停下来休息,鄂顺这时才有机会上前劝说道。 “我们不回滇池,去叶榆水。” 孟获摇了摇头,目光中藏着惊惧,只是他掩饰得很好,没有让任何人发现。 “大王为何不回滇池?” 鄂顺大吃一惊,收到滇池的消息后,大王当场就下令往南退兵,连夜赶路,他还以为是要回滇池主持大局,没想到大王竟然根本没想着要回滇池,而是要绕过滇池去叶榆水。 “滇池是汉人的城池,李恢乃是益州郡望族,久治南中,在益州郡的声望不低于我。” “如今他得了滇池,又大破围攻滇池的各个部族,声势大振,我此时就算带军回滇池,亦无法与之争锋。” “若是相持日久,被诸葛亮跟了上来,只怕我等就是网中之鱼,想跑都没地方跑,所以滇池是去不得了。叶榆水那里,几无汉人,山林中的各部族皆听命于我。” “去了那里,既可以重整兵马,又可以补给军用,再加上地形险要,槃江常年瘴气弥漫,汉军轻易过不来。到时我们可以在那里休养生息,以待时机。” 鄂顺如今是他手下的第一大将,平夷城下兵败,仅有他大力阻止败兵溃散,所以孟获对他倒也没有过多的隐瞒。 还有一个不去滇池的原因,孟获没敢明说出来,那就是昨天的那一个雷,已经使他心里产生了阴影,让他不禁有些怀疑起来:难道自己带着族人反汉,当真是错的? 说好的大伙齐心抗汉,据南中以观天下之变呢? 自诸葛亮带兵南下以后,自己不是北上赶路,就是南下跑路。 这带人在路上走着走着,还什么都没做呢,怎么南中四路人马在突然之间,就莫名其妙地只剩下了他这一路,而且如今还惶惶处于险地之中。 这特么的…… 孟获此时想起来,当真是心有不甘,却又欲哭无泪,憋屈得要死。 偏偏天神昨天还降下了警示,他有了一种“我是谁,我在做什么?”的迷茫。 “那滇池那边的人马怎么办?” 鄂顺不知道孟获的心里在想什么,不过听到孟获的话后,他也觉得有些道理,只是有些担忧滇池那边的各个部族。 你特么的连自己都要自身难保了,还有心思管他们? 孟获心里骂道,嘴里却是敷衍说道,“待我们绕过了滇池,再通知他们跟上来。” 接下来日子,孟获带着大军日夜兼程,却是根本没有去通知滇池的蛮人部族过来跟他汇合。 因为在他的真实计划里,留在滇池的部族,就是为了拖延住李恢的,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最好连诸葛亮也一并被吸引到滇池去,以便让他有更充裕的时间来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