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女生耽美>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四百三十九章 明军最后的精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九章 明军最后的精锐(1 / 1)

洪承畴想要在天津打一场战略决战,而且还不是单纯的守城作战,而是一场覆盖守城,大规模野外战斗的会战,主要目的就是利用手中的骑兵优势重创楚贼。

而很不巧,对面的楚军统帅李成通陆军上将,也想要通过一场大规模的会战,一举灭敌,进而彻底的解决北直隶一带的战事,紧接着迅速推进到山海关一带,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东掳入关带来的风险。

双方的战略目的不一样,但是却是导致了他们做出了共同的选择。

七月二日,楚军第三军汇集在天津以南大约七十公里外的青县里。

随后多日,楚军的骑兵部队和明军骑兵部队在天津到青县的这一片区域里多次交战,互有胜负。

七月六日,得到消息后调转方向增援而来的第二军各部三万余人也抵达了青县。

此时,青县周边地区,汇集的楚军兵力已经有两个军,包括了三个新式师,两个旧式师,三个骑兵旅,两个大编制的臼炮团以及一个重炮团。

总兵力达到了八万人左右。

这个兵力,其实和对面洪承畴手底下的战斗兵力差不多,洪承畴虽然号称二十万大军,但实际上总人数也才十二万人出头,如果抛开那些民夫青壮的话,作战兵力其实只有八万人左右。

双方在兵力对比上,其实是差不多的。

但是楚军在骑兵上略有不如外,在步兵和炮兵上,不管是从士兵素质还是从装备水平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骑兵方面,楚军方面的骑兵主力是三个传统骑兵旅,总数大约四千骑,这四千骑兵都是传统边军骑兵模式的骑射骑兵,其中大部分都来源于江北投诚的边军骑兵。

此外还有五个师属骑兵团,而楚军里的师属骑兵团一直都是数量少而且质量差……,这五个师属骑兵团加在一起也才两千多骑,其中大部分都是半吊子,还有部分大约五百多是配属了短管遂发长枪的火枪骑兵,另外一千五百多骑,则是配属遂发手枪,马刀的轻骑兵。

楚军在青县一带汇集的骑兵总数,大约在六千五百骑左右,数量上远逊于对面的明军骑兵。

精锐骑兵战力上,也是有所不如。

楚军的三个骑兵旅的四千精骑,还是很难和祖大寿麾下的四千关宁铁骑相提并论的,不过差也差不到那里去。

而在普通骑兵上,楚军因为大规模采用骑兵手枪以及骑兵长枪,有时候打起来扑成狗,被敌人一个冲锋就被冲散了,而有时候用得好了也挺好用的。

骑兵之间的对比和交战,楚军整体上处于下风,但是也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真打起来还要看双方将领对骑兵运用,谁也不敢说就有绝对把握。

但是,除了骑兵上有所劣势外,楚军在其他方面都占据几乎绝对的优势。

火炮上,楚军五个师的师属炮兵,再加上两个臼炮团以及一个重炮团。

臼炮这种东西,尽管在大规模野外会战,尤其是遭遇战里没啥大用,但是如果后期楚军一路顺利杀到天津城下,和对方进行比较漫长,对众多据点进行吩咐争夺的时候,这些臼炮可就能够发挥出来巨大的作用了,一阵臼炮炮击过去,什么堡垒据点都得被炸成碎片。

处于同样情况还有重炮团里的八门十四斤加农炮,这种火炮本来是为海军战舰而研发生产的舰炮,后续也用于部署各沿海沿河炮台,作为要塞火炮使用。

身管倍径足足有二十五倍之多,口径达到了一百三十五毫米,采用青铜铸造的火炮足足两吨多,全炮还要更重一些。

除了十四斤加农炮外,重炮团里还有十六门九斤加农炮,这个九斤加农炮虽然口径和陆军的九斤野战炮一样,都是一百一十五毫米,不过炮管更长,身管倍径达到了二十四倍,这玩意其实也是海军战舰上或要塞上用的加农炮。

不过在东进战役开始,陆军方面就陆续把这些重炮用于攻城作战,北伐战役同样也准备了一批这种重炮用于攻城,在扬州战役,淮安战役里都发挥过不小的作用。

北上的时候,这个重炮团被编入了第三军北上作战。

这些重炮,是楚军为了幽州城攻坚战乃至后续可能的入辽东作战而准备的。

除了八十多门四十八斤臼炮以及二十二门重炮外,剩下的则是大批师属火炮了。

而这些师属火炮,其实才是即将爆发的天津会战里的主力火炮,那些什么重炮,大口径臼炮看着威力大,似乎很牛逼一样,但是这些火炮都有着缺陷。

臼炮精度太差,而且机动力不咋地,射速更是非常的缓慢,除了围城攻坚战里能够让这些大口径臼炮,拥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装填射击,并进行几乎毫无精度可言的覆盖式炮击外,在其他战场里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

重炮倒是不存在精度差,射速慢这些缺陷,但是机动性实在太渣。

在路况良好的官道上进行机动都还好,用多一点骡马总能拉着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