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2、雷灾(1 / 3)

不知不觉,又是数载寒暑。

昔年临安城内四时同出的奇景,早已成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想当年消息一经传出,非但惊动了皇帝,连那大元“帝师”八师巴与“魔宗”蒙赤行据说都曾现身城中,各路高手亦是纷沓而至,无不想要一窥真相。

盖因有道门奇人推测,这般奇诡变化,非是什么国之将亡的玄乎异象,而是城中有无上大宗师在妙参天理,堪悟天道,精神修为旷古烁今,已能影响现实,方才有此变化。

若说枯荣倒流、生死逆转的手段,也不甚稀奇。

那蒙赤行所修《藏密智能书》便是一种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奇功,由虚化实,成王成圣。

八师巴的《变天击地精神大法》亦是以精神修为独步天下,可堪悟生死,窥天地大秘,一念之下,花开花落。

然花开十里,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更有消息传出,中原“魔门”第一人“血手”厉工,曾于岳王庙遭遇不世大敌,而后远遁江湖之外,闭关潜修,应是……败了。

……

八月中旬的临安。

烈日当空,凉荫所罩的山径上,突然响起一阵高唱之声。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人腔调起伏婉转,步伐摇摇晃晃,微醉微醺,原是个喝醉酒的书生,手里拎着酒壶,披头散发,嘴里的嗓音也是含混不清,醉眼惺忪。

走出几步,书生一个踉跄,栽倒在地。

山径上还有不少来往的香客,以及游历天下的江湖中人。

见此情形,俱是默然。

而今德祐元年,新帝登基不久,元兵已攻克了兵家必争的安庆、池州,长江防线全面崩败,另有权臣贾似道领兵大败,朝野震动,大宋气数已尽,如无意外,这天下……亡定了!!

庙堂将死,然江湖上另有变动,暗流汹涌;传闻“战神图录”即将现世惊雁宫,还有岳武穆所著兵法“岳册”,这便成了众人最后的希望,妄想以此二书力挽狂澜,以逆大势。

奈何放眼天下,“无上宗师”令东来早已遁出俗世,难觅踪迹,余者一众高手,虽有名有姓之人不少,然真正上得了台面的却没几个;更何况那惊雁宫已有元兵驻守,还有与蒙赤行、八师巴相提并论的蒙古皇爷思汉飞,此人乃忽必烈之弟,地位尊崇,贵不可言,手下高手无数,谁能与之一争啊。

书生头昏脑涨,直到一个中年模样的高大汉子递过一葫芦避暑解渴的酸梅汤,咕嘟猛灌了两口,待到酸味入喉,顿时龇牙咧嘴,酒醒大半。

太他娘酸了。

书生脸色发青,正准备开口喝骂,只是瞧见汉子那迫人的气态,忙又一缩脖子,一溜烟的跑下了山。

“唉!”

汉子衣着普通,瞧得失笑,但又似想起什么不禁长叹了一声。

谁又不是忧国忧民之士,只是这世道,伤尽了天下人的心。

他于临安城内遍寻那位无上大宗师的踪迹,奈何这都转了大半个月了,全无半点头绪。

倒是那“岳王庙”里的守祠人说起了当年的一件怪事儿,有个紫红脸的白衣怪人曾指着檐下问其看没看见那里有人。

原本他尚且拿捏不准,毕竟谁也不知道那位无上大宗师是否真就存在,如今听来,应是错不了了。

厉工乃“阴葵派”的掌门,他若说檐下有人,檐下自是有人。

不想中原武林除了令东来竟还藏着这么一位盖世高手,若能请其出手,此番“惊雁宫”一行,想来定会胜算大增。

中年汉子也自顾自的拿起葫芦喝了一口酸梅汤,眼神漫不经意地扫过一侧的摩崖石刻。

沧桑斑驳,满是青痕绿苔的古旧石壁上,刻写着不少游人山客,文人墨客所留的字迹;石壁上还内嵌着一座莲台,台上盘坐着一尊高大魁梧的石像,落满风尘,灰旧斑斑,垂目披发,非僧非道,古怪的厉害。

正瞧着,他吞咽抿嘴的动作突然一顿,眼露异色,暗自“咦”了一声。

却见那石壁上不太起眼的一角,依稀落着两个字,烈日照下,不知是否眼花,居然泛起异彩。

“天……人……”

二字齐高,并排而列,饱经风雨。

汉子眼神猝然似电光一亮,他心头一动,走近一瞧,伸手擦了擦石壁上的苔藓,才见二字原来非是一体,一左一右,两字之下还有个“道”字。

天道!

人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